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清新朴素,意境清丽幽雅,情调凄婉动人。
第一句“日暮片帆落”,写诗人泊舟白沙渡时的情景。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片孤帆缓缓地降落下来,这是一幅很有情致的画面。诗人用一个“落”字,生动而具体地写出了夕阳西下、残阳如血的晚景。
第二句“渡头生暝烟”,写诗人泊舟渡口时的情景。在暮霭沉沉之中,渡口升起了一层薄雾。诗人用一个“生”字,生动而具体地写出了暮霭初生的景色。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泊舟渡口,看到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薄雾弥漫,渡口升腾起一层薄雾的景象,为后文描写诗人与鸥鸟分处一隅,邀月共眠作铺垫。
第三、四句“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是本诗的关键所在。诗人与鸥鸟分处一隅,邀月共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人把鸥鸟比作了“闲人”,把鸥鸟的自在悠闲与自己的心情相联系,从而表现出一种闲适、宁静、悠然自得的心态。同时,诗人又把月亮想象成一位知心朋友,邀请他一起共度良宵,共同欣赏月色之美,从而表现出一种恬适、愉悦的情感。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宁静、悠然自得的心态,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五、六句“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闻。诗人把船外的渔家灯火比作水中游动的鱼鳞,把船头的波涛声比喻成水鸟惊起的叫声。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所处的环境,而且也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味。
第七、八句“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写诗人内心的感受。由于离别之苦无法排遣,又加上听到远处杜鹃的叫声,更增添了他的愁思。这里的“无奈”二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又表现了他对离别之苦无法排遣的感慨。同时,诗人又把杜鹃的叫声比喻为离别的痛苦,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伤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白沙渡泊舟时所作。首句写黄昏时诗人泊舟江边,见夕阳已沉没,暮色渐合,江面上只有几叶小舟,点缀着点点渔火。第二句写渡口上笼罩着淡淡的雾气。三、四句写诗人泊舟渡口,见到一只海鸥在岸边的洲渚上栖息,于是诗人就邀它同住一隅,并伴月共眠。五、六句写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听到岸上渔人的灯火和水边的波涛声。七、八句写诗人因为离别之痛难以排遣,再加上夜半听见远处传来的杜鹃声,更使他感到愁绪难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幽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清幽的夜晚,以及他在夜晚的感受。诗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少有典故引用,却能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