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池馆旧相招,人比青松更后凋。
但怪麒麟犹素壁,不知祥凤已丹霄。
宾筵揖让虽分散,儒馆风流未寂寥。
不比填门并拥彗,百年才过即声销。
宋公池馆旧相招,人比青松更后凋。但怪麒麟犹素壁,不知祥凤已丹霄。宾筵揖让虽分散,儒馆风流未寂寥。不比填门并拥彗,百年才过即声销。
注释:
- 宋公池馆旧相招:宋公曾经在池馆中邀请过我。
- 人比青松更后凋:与那苍翠的青松相比,我感到自己的衰老和凋零。
- 麒麟犹素壁:麒麟(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仍然栖息在素色的墙壁上。
- 不知祥凤已丹霄:我不知道那只吉祥之鸟已经飞到了更高的天空。
- 宾筵揖让虽分散:虽然宾客的座位安排散乱了,但礼仪的恭敬仍然存在。
- 儒馆风流未寂寥:儒馆(书房)里的文人学士依然风流倜傥,没有寂寞的感觉。
- 不比填门并拥彗:我不比那些争名夺利的人,他们总是带着扫帚敲门,争夺利益。
- 百年才过即声销:人生百年,转瞬即逝,声音也随之消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联“宋公池馆旧相招,人比青松更后凋”,通过回忆昔日宋公的邀请和与同辈人的比较,表达了自己不如青松的感慨。颔联“但怪麒麟犹素壁,不知祥凤已丹霄”则用麒麟和祥凤的形象,比喻自己的处境与志向,既羡慕又无奈。颈联“宾筵揖让虽分散,儒馆风流未寂寥”则描写了儒馆中的学者们依然保持着风度和雅量,即使面对世事纷扰,也保持从容自若的态度。尾联“不比填门并拥彗,百年才过即声销”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人生易老、名利如浮云的哲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忧虑,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