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
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
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
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
檐间鸟声落,客子念当行。
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注释】
淮海:指江淮一带地区。破冬仲:指初冬时节。菱荷:菱角和荷花。枯折尽:枯干凋落,没有生机。积水寒更清:积雪融化,水更加清澈。辍棹:停止船桨,即停船。佳观:美好的景观。湖天:指湖水和天空。绕朱甍:环绕着高高的屋檐。信美:很美好的地方。无与娱:不能与之同乐。浊醪:粗酒。聊自倾:姑且自斟自饮。北眺:面向北方远望。桑梓国:故乡。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白云生:形容故乡景色如云般自然生成。沧波:沧海。带芜城:像带子一样连接着荒废的城池。村墟:村落。翳茅竹:长满了茅草竹子。孤烟:孤单的炊烟。晨烹:早晨煮饭。檐间:房檐下。鸟声落:鸟儿在房檐下叫唤。客子:旅居他乡的人。览衣视日景:整理衣裳观察太阳。薄阴漏微明: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缝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罢召伯斗野亭后,有感而作。全诗以“雪”为线索,由冬到夏,从早到晚,描绘了召伯斗野亭四季不同的景色,表达了对召伯斗野亭的喜爱之情。
首联点题,写诗人初冬时来到召伯斗野亭,看到雪后的景色。“淮海破冬仲”,点出时间,交代诗人到达的时间是初冬时节,“破”、“仲”两个字都带有时间的含义。“雪霜滋不平”,写初冬季节,雪花纷飞,雪白一片,大地显得十分荒凉,这两句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写诗人来到亭内之后,看到的景象。“菱荷枯折尽”,用“枯”“折”二字写出了冬天来临,荷叶莲花全部枯萎凋零的景象;“积水寒更清”,则写出了雪花飘落后,水面上的冰层更加晶莹透彻,更加寒冷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冬景的特点,又表现了诗人对冬景的欣赏。
颈联写诗人在亭中休息,眺望远方,看到的风景。“辍棹得佳观”,诗人停下来休息,观赏美丽的景色;“湖天绕朱甍”,湖面广阔,天空无边无际,湖面和天际连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湖天”二字概括了整个画面。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观察能力,也表现了他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尾联写诗人离开亭子时,看到的景色。“信美无与娱”,这里说这里非常美丽,但却无法和朋友们一同欣赏;“浊醪聊自倾”,只能借酒消愁,独自饮酒消忧。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也透露出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全诗通过对召伯斗野亭四季不同的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