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
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
藤束木皮棺,稿葬路傍陂。
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
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
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
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
修途缭山海,岂免从阇维。
荼毒复荼毒,彼苍那得知。
岁晚瘴江急,鸟兽鸣声悲。
空蒙寒雨零,惨淡阴风吹。
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
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
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自作挽词》的原文,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 “婴衅徙穷荒”:受到陷害而迁往边远之地。
- “茹哀与世辞”:悲痛欲绝地与世人告别。
- “官来录我橐”:官员来到我这里,检查我的财物。
- “吏来验我尸”:差人来到我这里,查看我的遗体。
- “藤束木皮棺”:用藤条捆扎,用树皮做成的棺材。
- “稿葬路傍陂”:草率埋葬,就埋在路边的池塘里。
- “家乡在万里”:我的家在万里之外。
- “妻子天一涯”:妻子和孩子在天涯海角。
- “孤魂不敢归”:孤魂野鬼也不敢返回。
- “惴惴犹在兹”:心中惴惴不安,仍然在这里。
- “昔忝柱下史”:过去我在朝廷做过史官。
- “通籍黄金闺”:曾经有官职,生活在豪华的宫廷。
- “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突然发生巨大的灾难,我被流放至此。
- “弱孤未堪事”:年幼的我无法支撑起这个家。
- “返骨定何时”:回家的骨头什么时候才能找到?
- “修途缭山海”:长途跋涉,翻越山海。
- “岂免从阇维”:难道能避免被处决的命运?
- “荼毒复荼毒”:受到极大的折磨。
- “彼苍那得知”:苍天怎么能知道呢?
- “岁晚瘴江急”:年底时,瘴气蔓延至江边。
- “鸟兽鸣声悲”:动物们因恐惧而发出悲鸣。
- “空蒙寒雨零”:天空中弥漫着寒冷的雨雾。
- “惨淡阴风吹”:阴暗的天空中吹着冷风。
- “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葬礼的场地长满了青苔,烧纸钱的地方空无一物。
- “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没有人来祭拜,谁来为死去的人送终呢?
- “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也没有人来唱挽歌,只有那些悲伤的挽歌。
译文:
我因为被陷害迁往边塞,内心悲痛欲绝。官员来审查我的财物,差人来查看我的遗体。我用藤条捆绑木皮做的棺材,草率地安葬,就埋在了路边的水塘里。我的家园在万里之外,妻子和孩子在天涯海角。我的魂魄无法返回,心中惴惴不安。我曾经是朝廷里的史官,现在有官职但生活在皇宫。突然之间发生了巨大的灾难,我被流放至此。我年轻力衰无法撑起这个家,回家的骨头不知何时能找到。长途跋涉翻越山海,命运岂能免受惩罚?我遭受到巨大的折磨,苍天怎么能了解?年底的时候,瘴气弥漫江边,动物们都因恐惧而发出悲鸣。天空中弥漫着寒冷的雨雾,阴沉的天空吹着冷风。葬礼的场地长满了青苔,烧纸钱的地方空无一物。没有人来祭拜,谁来为死去的人送终呢?也没有人来唱挽歌,只有那些悲伤的挽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因遭逢不幸而被流放边远地区,身处荒凉之地的痛苦与无奈。诗中的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感到无助和孤独,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公与混乱,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绝望。全诗通过对细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外界环境的恶劣,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