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作纷其具存兮,怅爽灵之焉诣。信百年不斯须兮,遒电灭而焱逝。
天不憗遗一老兮,固搢绅之所伤。矧不肖以薄技兮,早获进于门墙。
路贯江而修阻兮,曾莫奠乎酒浆。悲填膺而茀郁兮,聊自托于斯文。

【注释】

  1. 述作纷其具存兮:言各种作品都存在。具,都;纷,繁多。2. 怅爽灵之焉诣:怅然失望,感叹自己不能达到(作者)的志向。3. 信百年不斯须兮:信,相信;斯须,一会儿;信百龄而不得一顷刻也。4. 遒电灭而焱逝:遒,疾走的样子;电,闪电。5. 天不憗遗一老兮:憗,吝惜;遗,遗弃;一老,一个老朽。6. 固搢绅之所伤:搢,插在腰带上;绅,古代官员的大带子;伤,使……伤心。7. 矧不肖以薄技兮:矧,何况;不肖,才能低下;薄技,微末的技能。8. 早获进于门墙:获,得到;门墙,指学校或师长的住所。9. 路贯江而修阻兮:路,道路;贯,通达;江,长江;修阻,艰难曲折。10. 曾莫奠乎酒浆:曾,同“增”;奠,奠祭;酒浆,酒食饮料。11. 悲填膺而茀郁兮:填,充满;膺,胸腹;茀,茂盛的样子;郁,郁结不通。12. 聊自托于斯文:聊,姑且;托,寄托;斯文,这里指文章、学问。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哀悼友人所作的一篇悼文。曾巩(1015—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史学家。他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多个官职,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晚年退居故里。此文即是在友人去世后写的悼词,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无限哀思与深切怀念之情。
    【译文】
    各种优秀的作品都存在啊!我不禁惆怅,感叹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相信一百年都不会有一刻啊!雷电般的迅捷消逝了。上天没有吝惜抛弃一个老人啊!我是那些做官的人所感到伤心的。况且我才能低下,靠微末的技能啊,早就被招到门墙之中了。道路穿过长江而十分曲折啊!却不曾有人为我献上酒食饮料。悲痛填塞心胸而郁郁不乐啊!只好姑且将我的全部寄托于文章了。
    【赏析】
    《曾巩哀辞》是宋代文人曾巩为悼念一位名叫王令的友人所写的一篇悼文。王令,字彦明,世称“龙川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英年早逝,给曾巩留下了无尽的悲痛和遗憾。
    本文是曾巩为哀悼王令所作的一篇悼词。从内容上看,它既是一篇追忆王令生平事迹的文章,又是一篇表达对王令深深怀念之情的悼文。曾巩通过对王令生前所作诗歌的赞美和对王令一生经历的叙述,表达了对王令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思念之情。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句),诗人首先感慨自己不能达到(作者)的志向。接着,他提到自己相信一百年都不会有一刻的时间,因为时间就像雷电一样迅速地消失。最后,诗人表示上天不会吝惜抛弃一个老朽之人,他是那些做官的人所感到伤心的。
    第二部分(6-14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如何凭借微末技能获得官职,并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嫉妒他的人感到愤慨。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自己如何遭受挫折,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感。
    第三部分(15-16句),诗人再次表达了对王令的深深怀念之情。他回忆了与王令共度的时光,并表达了对王令的无尽思念。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章之中,希望后人能够继续传颂王令的才华和成就。
    整首诗语言朴实真挚,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曾巩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使得整首诗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他也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诗词来增强自己的表现效果。这种表现手法既体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