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群聪。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朝昏间钟鼓,清响传无穷。
惟有宝陀山,于音获圆通。
一闻如得解,石巩亦投弓。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石鱼 - 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群聪。
    译文:在佛宫的珍宝中,有一种名为“石鱼”的宝物,它悬挂在水中,用来警告那些愚钝之人。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石鱼”,一种佛教中的护法神物,通常被雕刻成各种形态,悬挂于佛宫之中,用以警戒和祈福。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石鱼的形象,隐喻了佛宫中的神圣氛围和佛教的教义,以及其对民众的教化作用。

  2.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译文:缓缓敲击着方袍,急促地拍击着百工的工具,以示尊重和重视。
    译文:缓慢而稳重地敲打着方袍,迅速地拍打着工匠的工具,以表达对他们技艺的尊敬。
    注释:方袍在这里指的是古代官员所戴的方形帽子,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百工则指的是各类工匠,他们通过手中的工具为社会提供服务。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缓扣和急拊的动作,强调了对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对待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3.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译文:虽然这些器具看似简陋,但却能和谐地配合音乐和宫廷的节奏。
    译文:尽管这些乐器看似简单,但它们却能够和谐地与音乐和宫廷的节拍相融。
    注释:笋虚器可能指的是一些简单的乐器,它们虽然外观不华丽,但却能够发出悦耳的声音。
    赏析: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独到理解,即使是最简单的乐器也能发出美妙的旋律。这里的“自协徵与宫”也暗示了音乐与宫廷生活的紧密联系。

  4.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译文:这种声音自然而然地与人们的心灵相通,仿佛有着远古炎帝的风范。
    译文:这种声音自然而然地触动了人们的内心,仿佛有着远古神农氏的风采。
    注释:犁然当心形容声音深入人心,邈有炎氏风则指这种声音似乎带有上古时代的遗风。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声音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5.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译文:山泉自然流淌,清澈见底;佩戴的玉佩相互映照,晶莹剔透。
    译文:山间的泉水自然流淌,清澈见底;而佩戴的玉佩则互相辉映,显得晶莹剔透。
    注释:疏数形容泉水流动的自然状态;玲珑则用来形容玉佩的形状和光泽。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珍视。

  6. 朝昏间钟鼓,清响传无穷 - 朝昏间钟鼓,清响传无穷。
    译文: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寺庙里的钟鼓声总是悠扬不绝,回荡在耳边。
    译文: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庙宇里响起的钟鼓声总是清脆悠扬,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注释:朝昏指的是一天中的不同时刻,间钟鼓则是寺庙中的钟鼓声不断传来。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寺庙里钟鼓声的持久和庄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宗教活动的虔诚和信仰。

  7. 惟有宝陀山,于音获圆通 - 惟有宝陀山,于音获圆通。
    译文:只有宝陀山才能达到声音的圆满和通达。
    译文:只有这座拥有宝藏的山岳才能使声音达到圆满和通达的境界。
    注释:宝陀山可能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山峰或者寺庙,在这里象征智慧和悟性。
    赏析:这两句诗强调了宝陀山的特殊地位,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佛法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