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两小儿,多言空尔为。
后之日无定,不觉心有期。
尺棰探苍溟,俱令傍者嗤。
谁谓不能决,孔丘乃真知。
【注释】
咄咄:形容小儿的啼声。多言:言谈多。尔为:如此。期:期待的意思。苍溟:大海。决:指解决,决断。孔丘:孔子。真知:真正懂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读列子《汤问》一文后有感而作。
“咄咄两小儿”句,写列子与两童子的对话。列子,即列御寇,春秋时代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淡泊。两童子一问列子的学问如何,一问列子的生活情况,列子回答得体,不卑不亢,从容自若,令人佩服不已。
“后之日无定”句,说列子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思想并不糊涂,对于事物的判断还是正确的。
“尺棰探苍溟”句,说列子用一根小棒去探测大海,人们看到大海广阔无边,都感到惊奇和赞叹。这里用尺棰探苍溟比喻列子的思想深邃博大。
“俱令傍者嗤”句,说列子的思想深邃博大,连周围的人听了都觉得好笑。这两句是说:列子的见识高超,别人不能理解。
“谁谓不能决”句,说列子认为不能决断的事,他自己也能决定。这是对列子思想的肯定。
【译文】
列子和两个小孩谈话,列子的回答很恰当,让人佩服。
列子虽然年老,但思想没有模糊,对于事物的判断是正确的。
用一根尺子去测量大海,人们都会感到惊奇和赞叹。
谁能说列子不能决断?他自己就能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