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馀。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注释: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馀。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子在夜晚学习的情景,通过描述夜晚的寒冷、寂静以及禅子的感悟,表达了禅子对佛法理解的深度和内心的孤独。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馀。”这句话描绘了禅子在夜晚静坐观察世界的景象。这里的“禅子”指的是佛教徒或修行者,他们通常会在夜晚进行冥想或修行。而“观因缘”,则是指观察世间万物的因果关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禅子在夜晚安静地坐着,观察着世间的一切,思考着因果律等深奥的道理。而“寸晷无复馀”则表示时间的流逝,意味着禅子在这个宁静的时刻中,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这句话描述了另一个场景,即其他人在夜晚还在讨论经书和学问。在这里,“讲人”指的是学者或僧侣,他们在夜晚仍然进行学习和讨论。而“艾夜犹未除”则表示尽管时间已经很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还没有结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禅子在夜晚静静地坐着观察世界,但其他人仍然在进行学习和讨论,这反映了社会中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环境氛围。这里的“冷风”、“哀松”和“寒月”都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孤寂。而“挂碧虚”则表示天空中的月亮高悬在天空中,显得更加明亮和清晰。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进一步衬托出禅子的心境。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这句话表达了禅子的内心感受。这里的“此意”指的是他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而“了不谕”则表示他无法完全理解或领悟这个意义。而“悲哉同翳如”则表示他感到悲伤和无助,就像被遮蔽一样。这句诗通过禅子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佛法的困惑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和禅子心境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静坐观照和内心感悟。同时,通过对比禅子和其他学者的学习活动,揭示了社会中人们对于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