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池中凫,上下与水俱。
不与水争力,所以全其躯。
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
胡能若云月,浪自惊群愚。
南池
泛泛池中凫,上下与水俱。
不与水争力,所以全其躯。
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
胡能若云月,浪自惊群愚。
译文:
在南池里悠闲地游泳的野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都和水面一起。它们并不与水流竞争力量,因此得以完整无缺。野鸭面对一切事物都能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修养也要保持警惕,避免被外界的污秽污染自己。但它们又怎能像云和月亮那样,独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呢?其实,它们的这种状态反而会引起那些无知者的嘲笑。
注释:
- 泛泛池中凫:形容鸭子在水中悠闲自如的样子。
- 上下与水俱:指野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都和水面保持一致。
- 不与水争力:比喻野鸭并不与水流竞争力量。
- 所以全其躯:因此能够保持身体完整无损。
- 遇物贵含垢:面对所有事物都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 修身戒明污:对自己的修养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 胡能若云月:怎么能像云和月一样,独自在空中自由翱翔。
- 浪自惊群愚:实际上,它们的这种状态反而会引起那些无知者的嘲笑(即“浪自惊群愚”)。
赏析:
这首诗以南池中的凫鸭为象征,通过描绘野鸭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和修养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强调了野鸭与水的和谐共处,不与水流争强好胜,保持身体的完整和清洁,以及对待一切事物的谦卑和警惕。这些品质和行为不仅体现了野鸭的自然特性,也是诗人所倡导的人生态度和道德修养。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将野鸭的行为与云和月的自由状态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野鸭的谦逊和低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误解和嘲笑。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既展现了野鸭的生态特性,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