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
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
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内容为: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
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
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
淮阴侯韩信是西汉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被誉为“淮阴一英雄”。在《史记》中,司马迁评价韩信有“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称他为“汉初三杰”之一。史氏(指《史记》)对韩信的评价也是公正的,认为他的持衡论即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非常出色。

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
萧何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在刘邦被项羽追击时曾献计献策,帮助刘邦突围。滕公是指曹参,他在刘邦建立汉朝后曾任丞相,与萧何一同辅助刘邦治理国家。韩信并不羡慕这两位前辈,而是在自己的援救战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如救赵、救齐等战役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
韩信虽然不是最早提出“运筹策,决胜千里之外”的人,但他自己也有出色的表现。他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勇猛,更是因为他善于利用战略和战术来取得胜利。这种能力正是他能够成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重要原因。

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韩信的结局并不好,他被吕后所杀。这说明即使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可能因为一时的私心而失去正义。而古代的人们崇尚公正、廉洁的作风,这种风格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