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戎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汉须知为鼌错,成秦恐不在于期。
和戎自有和戎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和戎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戎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汉须知为鼌错,成秦恐不在于期。

和戎自有和戎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注释:

  1. 纳币求成事已非 - 指纳币求和,但事情已经改变,不再是原来的结果或目的。
  2. 可堪函首献戎墀 - 形容将头颅献给戎主(敌方)的台阶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
  3. 一天共戴心非石 - 比喻虽然大家表面上都同意,但内心并不坚定,没有真正的信仰。
  4. 九地皆涂血尚泥 - 比喻战争的残酷和悲惨,无论在何处,都有人牺牲。
  5. 反汉须知为鼌错 - 这里的“鼌错”可能是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误写,意在表达反汉的人应该知道历史上曾有一个名叫“鼌错”的人反对汉朝。
  6. 成秦恐不在于期 - 意思是说,秦国的灭亡可能并不取决于短期内的事情或行动。
  7. 和戎自有和戎策 - 表示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需要有合适的策略。
  8. 却恐诸公未必知 - 这里表达了一种担忧,即担心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重要的战略和策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的历史事件和当前的局势,表达了对和平解决冲突的渴望以及对当前形势的担忧。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未来的设想,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历史教训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局势的敏感和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走向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