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巾不是不冠儒,曾被儒冠几误予。
铁砚不磨天地轴,毛锥难复帝王居。
当传卫霍无传秘,却著韩曹不著书。
堪笑苍生无眼力,不知豪杰在樵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吾巾不是不冠儒,曾被儒冠几误予。
- “吾巾”指我戴的巾帽,即文人的头巾;”不是”表示否定。
- “不是不冠儒”意味着虽然我戴着头巾,但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儒者。
- “曾被儒冠”表示我曾经戴上过儒者的头巾。
- “几误予”表示我几乎被儒者的帽子所欺骗。
- 铁砚不磨天地轴,毛锥难复帝王居。
- “铁砚”指磨墨的铁质砚台。
- “不磨天地轴”表示砚台没有被磨平或磨损,就像天地的轴心没有被磨损一样。
- “毛锥”指毛笔,古代用来写字的工具。
- “难复帝王居”表示用毛笔很难恢复帝王的地位。
- 当传卫霍无传秘,却著韩曹不著书。
- “卫霍”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韩曹”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学者韩康和曹植。
- “无传秘”表示没有传承下来的秘密。
- “却著韩曹不著书”表示虽然有像韩康和曹植那样的学者,但他们并没有写出传世的著作。
- 堪笑苍生无眼力,不知豪杰在樵渔。
- “苍生”指的是普通百姓;”无眼力”表示他们缺乏识别人才的眼光。
- “豪杰在樵渔”表示那些有才能的人往往从事樵夫或渔夫这样的职业,而不是高官厚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儒者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士人的失望。他批评那些表面上看似读书人,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学问的人。同时,他也感叹那些真正的英雄豪杰,如历史上的韩康、曹植等人,虽然有才华,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地位。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