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逋无术谒公门,岂谓公门反怆神。
令尹幸酬三百索,痴儿犹恋一千缗。
如今索手方知错,自此甘心莫怨贫。
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

【注释】

①责逋(bū):索要欠款。②索逋无术:无法索要欠款。③谒公门:拜见公门,向官员行贿。④反怆神:反而令人悲伤。⑤令尹:官名,此处指地方长官。⑥痴儿:愚人,不懂事的人。⑦索手:索要钱财的手。⑧甘心:心甘情愿。⑨五穷:五谷不熟,生活贫困。⑩随人:随着人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借一位官吏向百姓索贿的丑行,揭露了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社会黑暗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全诗四句,第一二句写官吏向百姓索贿,百姓无奈而求见官老爷求助;第三四句写官吏索要财物,被愚民所骗;第五六句写百姓知道官吏是靠索贿发财的,从此甘愿贫穷,不再怨恨官府。最后两句揭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恩惠不广,而是由于官府本身的问题。

首句“责逋无术谒公门”是说这位官吏不知如何讨回拖欠的钱物,于是去拜访当权者。“索逋”就是讨债的意思。“无术”就是没有办法。“谒公门”是说到官衙门口去。这两句写出了官吏向官衙行贿的丑恶行为。

次句“岂谓公门反怆神”是说这位官吏不知道他的行为会使人悲伤。“怆神”就是使人感到悲伤。这两句写出了官吏行贿索财的卑劣行为,更显出其贪婪无耻。

后两句“令尹幸酬三百索,痴儿犹恋一千缗”是说官吏索取的贿赂很多,连傻子都迷恋上那许多钱。“令尹”是古代楚国的官名,这里是泛指地方长官。“三百索”是古代计量货币的单位,这里指索贿的数目。“痴儿”是傻瓜,指无知的人。“一千缗”是古代计量货币的单位,这里指索贿的数目。“幸”,希望,侥幸。这两句写出了官吏索贿的手段高明,索贿数额之大,以致一个傻瓜都想得到它。

末两句“如今索手方知错,自此甘心莫怨贫”是说现在知道了官吏索贿的真相,从此以后甘心贫穷,不要怨恨官府。“索手”就是讨债的手,指索贿者。“知错”就是知道自己的错误。“自此”,从今后。“莫怨贫”就是不要再埋怨自己贫穷。这两句写出了官吏行贿索财的结果,使无知者受到教育,并表示了对官吏的蔑视态度。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讽刺手法。作者通过描写官吏向百姓索要债务的情景,揭示了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表现了人民对统治者的仇恨心理。同时,作者又通过对官吏索贿手段的夸张描写,揭露了他们的卑鄙无耻,表现出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