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诸胜状,如列在檐前。
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
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
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

【解析】

此诗是一首纪游之作。“题武义赵提干林亭”点明地点,即武义县的赵提干林亭。“武陵”指武义境内的桃源洞一带,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捕鱼的地方,后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诸胜状”是说景色十分美丽。“如列在檐前”,写屋舍林立,排列在檐前,形象地描绘了村落的布局。“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写村落的布局。郭即城廓,这里指乡村,“一郭”是指村落周围。“楼台”是建筑,“一郭”是范围。“日”指太阳,“烟”是雾气。“烟”与“日”相对,说明村落周围有雾气缭绕,给人一种幽静之感。“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这是一幅充满生气、色彩斑斓的春天田野图:“鸟啼”与“春满谷”相对应;“秧绿”与“水平田”相对应。“鸟啼”“秧绿”两对意象,构成一个生动的意境:鸟儿啼唱着,使整个山谷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稻田里长满了秧苗,平展的田间一片碧波万顷,生机盎然。“鸟啼”、“满谷”、“秧绿”、“平田”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是说在林亭中,渔夫、樵人的影子依稀可见。作者因未能写出完整的诗篇而感到遗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和对未能留下诗篇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人善于观察生活,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使诗歌具有了鲜明的生活气息。

【答案】

武陵诸胜状 形容景色美好。

如列在檐前 描述村落周围有雾气缭绕的景象。

一郭楼台日 写村落的布局。郭即城廓,这里指乡村。

数村桑柘烟 描绘春天田野的景色。

鸟啼春满谷 以鸟儿啼叫衬托出春满谷的美好景色。

鸟啼春满谷 以鸟儿啼叫衬托出春满谷的美好景色。

秧绿水平田 描写田野中生长的秧苗。

中有渔樵影 描述林亭中渔夫、樵人的身影。

吾诗咏不全 表达诗人因未能写出完整的诗篇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之作,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前后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全诗以“诗”为中心线索,从诗人游览的所见所闻入手。开篇便以“武陵诸胜”四字点明地点,继而描写村落四周环境及村落本身之景物。接着写村落周围的自然风光,再写村落周围的自然环境,最后写村中的渔樵生活。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里,层层深入。

第一联写景。“诸胜状”三字点明地点是武义县城附近的桃源洞一带,并暗示此处是大禹治水时捕鱼的地方,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胜状”一词概括了这一带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特征。“如列在檐前”一句,写屋舍林立、排列在屋檐前,形象地描绘了村落的布局。“一郭”是指村落周围。“楼台”是指建筑,“一郭”是指村落周围。“烟”与“日”相映成趣,突出了村落周围有雾气缭绕、清丽幽雅的气氛。

第二联写景。“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两句写村落的布局和自然风光。“一郭”是指村落周围。“楼台”是建筑,“一郭”是指村落周围。“日”指太阳。“烟”是烟雾,指村落周围有雾气缭绕的景象。“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两句写春天田野的景色。“鸟啼”与“春满谷”相对应;“秧绿”与“水平田”相对应。“鸟啼”、“满谷”、“秧绿”、“平田”等意象,构成一个生动的意境:“鸟啼”“满谷”“秧绿”“平田”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联写景。“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两句写林亭中渔夫、樵人的身影。“中有渔樵影”一句,以渔夫、樵人的形象衬托出林亭之美:“吾诗咏不全”一句表达了自己未能留下诗篇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第四联抒情。全诗以“诗”为中心线索,从诗人游览所见所闻入手。开篇便以“武陵诸胜”四字点明地点,继而描写村落四周环境及村落本身之景物。接着写村落周围的自然风光,再写村落周围的自然环境,最后写村中的渔樵生活。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里,层层深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