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
唯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
鹊来巢木末,鼋出戏蒲根。
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
周氏东山草堂
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
唯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
鹊来巢木末,鼋出戏蒲根。
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
【注释】
- 周氏:指周敦颐(字茂叔),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人称“濂溪先生”,世称”周子”。
- 东山草堂:周敦颐在庐山建的别墅,后被改建为道观。
- 博士: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学问或学问之士。
- 烟霞:自然景色,多用来形容山水之美。
- 市井:城市中的街道和市场。
- 鹊:喜鹊,常在树枝间筑巢。
- 鼋:大鳖,一种水生爬行动物。
- 蒲根:生长在沼泽地带的植物,此处泛指水边的地方。
- 消得:值得;能够。
- 凭栏:靠在栏杆上。
【译文】
城中角落的古谢村,周敦颐的草堂仍然存在。
只见烟霞缭绕而起,整个村落没有市井的喧嚣。
喜鹊飞到木梢上筑巢,大鳖从水里爬出来嬉戏。
有谁会喜欢这样的风景,只能倚着栏杆欣赏几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周敦颐所建立的东山草堂的描写。首句描绘了东山草堂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强调它位于城边的角落,周围是古老的谢村。接着,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该草堂美景的喜爱。他看到了烟雾缭绕的山脉和美丽的风景,却没有感受到城市的喧嚣。这种对比突出了东山草堂的独特魅力和宁静氛围。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自然景观和生物。例如,“鹊来巢木末”描述了喜鹊在树上筑巢的情景,而“鼋出戏蒲根”则描绘了大鳖在水中嬉戏的画面。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美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东山草堂的自然环境。
最后一句“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欣赏之情。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诗是一种享受,因此他多次倚栏观赏这美景。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情感和艺术性。
这首诗通过对东山草堂美景的描绘和对其周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