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织白纻纤且长,生著宜热熟宜凉。
以比妾心齐素洁,制成游子远衣裳。
君心相厚未相薄,衣来还得称君目。
愿君服之无弃捐,映君颜貌长如玉。
这首诗是古代的一首民间歌谣,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和期盼。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手织白纻纤且长,生著宜热熟宜凉。
“手织白纻”指的是亲手制作白色苎麻布衣,而“纤且长”则形容这种布衣质地柔软且长度合适,适合炎热和寒冷的天气穿着。这里的“生”和“熟”分别指新制的和已经穿久的布料,强调了衣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适应不同气候的需要。以比妾心齐素洁,制成游子远衣裳。
作者将这种布衣比作自己的心意,纯洁无瑕。这里“齐素洁”意味着心灵如同纯白的苎麻布一样纯洁无瑕。同时,“制成游子远衣裳”暗示着这件衣服不仅是为了自己舒适,也是为了让远方的游子能够穿上这件衣服,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牵挂。君心相厚未相薄,衣来还得称君目。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情感和期望。他希望妻子能够接受并珍惜这份用心良苦的礼物,即这件衣服。这里的“相厚”和“相薄”可能是指夫妻之间的感情深浅不一,但无论深浅,都希望彼此能珍惜彼此的感情和付出。愿君服之无弃捐,映君颜貌长如玉。
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期望和祝愿,希望妻子能够珍惜并穿戴这件衣服,就像这件衣服能够反射出她的美丽容貌一样。这里的“长如玉”可能是指妻子的美丽永远如玉般洁白无瑕。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布衣和家常语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家庭的珍视。它不仅仅是一件衣物,更是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与祝福的象征。诗中通过对白纻布的描述,传达了对妻子纯洁心灵的赞美;通过对衣服的比喻,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关怀;最后的祝愿则寄托了对美好婚姻生活的期待。整首诗简洁、真挚、感人,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间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