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亭纳虚豁,崔嵬进南山。
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还。
繁英粲秋篱,幽芳复相关。
浊醪对之饮,超此神虑闲。
至乐岂外求,妙象非言间。
妙哉靖节风,千载君能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林遂之真意亭的景色和氛围,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题林遂之真意亭
结亭纳虚豁,崔嵬进南山。
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还。
繁英粲秋篱,幽芳复相关。
浊醪对之饮,超此神虑闲。
至乐岂外求,妙象非言间。
妙哉靖节风,千载君能攀。
注释:
- 结亭纳虚豁:在空旷的地方建造亭子,以获得开阔的视野。
- 崔嵬:高耸的样子。
- 进南山:向南山前进。
- 佳致:美好的景色。
- 白云多往还:白云经常在此往返。
- 繁英粲秋篱:秋天的篱笆上满是各种鲜艳的花朵。
- 幽芳复相关:芳香四溢,相互关联。
- 浊醪对之饮:用浑浊的酒来饮用。
- 超此神虑闲:超越这一切世俗的忧愁。
- 至乐岂外求:真正的快乐不是从外部获得的。
- 妙象非言间:美妙的景象不需要言语来解释。
- 靖节风:这里指的是晋代的陶渊明,以其清高、隐逸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 千载君能攀:你(王勃)能在这样的风范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
译文:
在宽阔的地方建亭子,视野宽广无阻碍。
南山的风景很美,常有云彩在这里来往。
秋天的篱笆上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朵,芳香四溢,相互关联。
用浑浊的酒来饮酒,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
真正的快乐不是从外部获得的,它需要内心的领悟。
陶渊明的隐逸风格,是多么的美好,你能够与之相仿吗?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首句“结亭纳虚豁”,便已点明了诗人想要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上的归宿。接着,诗人通过对南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的“浊醪对之饮,超此神虑闲”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物质生活之外寻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在对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上。
诗的最后一句“至乐岂外求,妙象非言间”则深化了主题,指出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外在的获取,而是需要内心的领悟与感悟。这一点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实现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