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双峰晓色分,瘦筇支足上昆仑。
雷声俯听婴儿语,石势平看骏马奔。
故国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几家存。
登临不用多怊怅,只好清吟伴野猿。
送曹之才游天目山
突兀双峰晓色分,瘦筇支足上昆仑。
雷声俯听婴儿语,石势平看骏马奔。
故国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几家存。
登临不用多怊怅,只好清吟伴野猿。
【注释】
①突兀:山峰参差高耸的样子。②瘦筇:指瘦长的竹竿。③支足:脚踏实地。④昆仑:山名,在今青海境内。⑤婴儿语:婴儿啼哭的声音。⑥石势:指奇形怪状的岩石。⑦怊怅:失意怅惘的意思。⑧清吟:指悠扬的歌声或优美的诗篇。⑨野猿:山林中的猿类。
赏析:
《送曹之才游天目山》,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夏秋之际。当时作者正为杭州刺史,送友人曹之才到天目山游览,并作此词。
“突兀双峰晓色分,瘦筇支足上昆仑。”首二句写诗人与曹之才登山的情景。首句写天目山的山峰高耸入云;次句写他们攀登时的感受。“瘦筇”,竹制的拐杖。“支”,踏着,踩着。“昆仑”,即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以峻峭著称。
“雷声俯听婴儿语,石势平看骏马奔。”这两句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见的景色。“雷声”句,想象山上的松涛声如婴儿啼哭声。“石势”句,想象山下的溪流声如骏马奔腾之声。“婴儿语”与“骏马奔”相映衬,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两山的雄伟壮观。
“故国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几家存?”这两句抒发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之情。“故国山川”指的是天目山,而“前朝人物”则是指那些曾经生活在天目山的先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以及对那些已经不在的人的追忆。
“登临不用多怊怅,只好清吟伴野猿。”这两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意。“怊怅”在这里表示失意、惆怅的意思。“清吟”则是指悠扬的歌声或优美的诗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曹之才能带着他的诗歌和歌曲一起登临天目山,与山中的猿猴为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对天目山的描绘以及对山水的感慨,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