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趁闲情逐队行,忽逢萧寺眼前明。
修廊有荫僧趺坐,古殿无人雀啄声。
咫尺都城尘不到,寻常林木境还清。
凭君试问轮蹄客,过此如何不解惊。

注释:

刚趁闲情逐队行,忽逢萧寺眼前明。

修廊有荫僧趺坐,古殿无人雀啄声。

咫尺都城尘不到,寻常林木境还清。

凭君试问轮蹄客,过此如何不解惊。

这首诗是诗人在普照寺游玩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普照寺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首联“刚趁闲情逐队行,忽逢萧寺眼前明”描绘了诗人刚刚趁着空闲的心情随队伍前行,突然之间,眼前的普照寺显得如此明亮。这里的“闲情”指的是诗人的闲适心情,而“逐队行”则暗示了游览的过程。

颔联“修廊有荫僧趺坐,古殿无人雀啄声”继续描绘了普照寺的美景。修长曲折的走廊上,僧人盘腿坐下,四周静谧无声;古殿内空无一人,只有鸟儿在自由地啄食。这一联通过对景的刻画,展现了普照寺的宁静与祥和。

颈联“咫尺都城尘不到,寻常林木境还清”进一步描绘了普照寺周边的环境。虽然离都城很近,但这里的尘土却不曾沾染;周围的林木依然保持着清新的气息。这既表现了普照寺远离尘嚣的特点,也突出了其自然环境的纯净。

尾联“凭君试问轮蹄客,过此如何不解惊”则是诗人对普照寺美景的赞叹。诗人邀请游客们来此游览,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感到惊讶。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普照寺美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普照寺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普照寺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包括寺庙的建筑、僧侣的修行状态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等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普照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普照寺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和历史背景融入诗歌之中,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普照寺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