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渊明归去后,只消长庆醉吟中。
诗名未到出蓝者,酒德忘为垂白翁。
刻烛分题喉每噤,挥杯多酌指如丛。
拦街拍手儿童笑,十日醒无一日空。
【注释】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归去:辞官归隐。长庆:唐文宗李昂的年号(821-826),此指作者自号。蓝田生玉:比喻人才。出蓝:出自青天。酒德:指饮酒的品德。垂白翁:指年岁已高的文人或老人。刻烛:点蜡烛。分题:即分韵作诗。喉每噤(jīn):形容酒后声音嘶哑。挥杯多酌:频频举杯。指如丛:像一丛丛一样。拦街拍手:指街头上儿童们一边拍手一边唱歌,欢闹的情景。十日醒无一日空:意谓十天的酒喝得痛快,没有一天是空的。
【赏析】
《诗酒六首》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用“诗”与“酒”两个主题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全诗以“醉吟”为线索,从诗酒两方面展开议论,既赞美了陶渊明的高超诗艺,又表达了他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第一首先写陶渊明,说他在陶渊明归隐之后,只消在长庆时沉醉其中吟咏。这一句中“已在渊明归去后”,说明作者对陶渊明十分敬慕。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隐士诗人,他的田园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只消长庆醉吟中”表明陶渊明的诗歌才思横溢,才华出众。
第二首主要写饮酒。“诗名未到出蓝者,酒德忘为垂白翁”,意思是说还没有达到李白那种高超的诗艺水平,但他饮酒却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忘却了年老体衰,仍然能够畅饮自如。“出蓝者”指超越前人,“垂白翁”指年事已高的老人,这里把饮酒的境界和陶渊明的诗相比拟,突出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崇敬。“刻烛分题喉每噤,挥杯多酌指如丛”二句写饮酒情景,意思是说在喝酒的时候,因为兴奋而忘记了时间,以至于蜡烛都燃尽了,但喉咙还是沙哑地唱着歌;而且酒杯里的酒也喝得很多很急,手指头就像树林一样密集。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饮酒时欢快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热爱。
第三首写饮酒时的快乐感受。“拦街拍手儿童笑,十日醒无一日空”,意思是说街上的孩子们在拍手欢笑,好像要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让人听了都会感到开心。“十日醒无一日空”则进一步强调了饮酒的乐趣,即使喝了十天十夜也不会觉得空虚无聊。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快乐的追求。
第四首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前面各首的概括。“诗名未到出蓝者,酒德忘为垂白翁”,意思是说虽然自己的诗名还达不到陶渊明那样高超的水平,但是自己已经能够在醉酒中尽情吟咏了。这两句话既表示了自己的谦虚,也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