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道途经曲直,连天林木见高低。
况多田野迎秋稼,亦有人家报午鸡。
宁觉身逾江尾外,只疑地是海唇西。
此心不解分明想,眼界多为近事迷。
逐句释义与赏析:
- “尽日道途经曲直”: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整天在道路中穿行,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迂回。通过“曲直”二字,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
- “连天林木见高低”: “连天”形容树木覆盖的范围非常广阔,延伸到天际;“高低”则描绘了不同高度的树木,形成层次感。此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多样性。
- “况多田野迎秋稼”: 这里提到的“田野”和“秋稼”暗示了一个收获的季节,意味着农民们正在忙碌地收割庄稼。这种景象通常与勤劳和丰收联系在一起。
- “亦有人家报午鸡”: “午鸡”即指公鸡,是古代时间的标志之一。诗人观察到,即使在乡村,也有农人或居民在听到公鸡的鸣叫后开始劳作。这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 “宁觉身逾江尾外,只疑地是海唇西”: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自己的感受。首先,“宁觉身逾江尾外”表达出即使身处遥远之地,也感觉到身体仿佛穿越到了江水的尽头之外;其次,“只疑地是海唇西”则形容自己仿佛置身于海洋之边。这种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空间感。
- “此心不解分明想,眼界多为近事迷”: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而难以简单明了。尽管他可能有着清晰的思绪,但外界的纷扰和眼前的事物常常使他分心,难以专注于更深远的思考或目标。这里的“明想”与“迷”形成对比,强调了内心的迷茫和外界的干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自然美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通过使用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般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广阔的世界中,既有现实的艰辛和挑战,也有心灵的自由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