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东去尽东隅,桑柘田闾间碧芦。
北障海涛除斥卤,南分江水溉膏腴。
人羞投牒论长短,俗喜乘航贸有无。
林下每逢垂白叟,自言不识被追呼。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海门

  • 注释: 地名,位于海陵东侧。
  • 译文: 海门,是海陵的东面尽头。

2. 桑柘田闾间碧芦

  • 注释: 桑、柘树种植在田间的界限旁,周围长有绿色的芦苇。
  • 译文: 在桑树和柘树之间,田间界限旁长着碧绿的芦苇。

3. 北障海涛除斥卤

  • 注释: 北面被大海的波涛所阻挡,消除了海边的泥泞地带。
  • 译文: 北面被大海的波浪阻挡,清除了海边的泥沼。

4. 南分江水溉膏腴

  • 注释: 南方将长江的水分配给肥沃的土地。
  • 译文: 南方将长江的水分配给肥沃的土地上。

5. 人羞投牒论长短

  • 注释: 人们不愿通过文书来讨论是非对错。
  • 译文: 人们不愿通过文书来决定是非。

6. 俗喜乘航贸有无

  • 注释: 普通人喜欢乘坐船只来买卖货物。
  • 译文: 普通人喜欢乘坐船只来购买货物。

7. 林下每逢垂白叟

  • 注释: 在树林下经常会遇到年迈的老人。
  • 译文: 在树林下经常能看到年老的老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海门作为连接海洋和陆地的门户,两侧分布着桑树和柘树,以及郁郁葱葱的芦苇。北方被海涛阻挡,南方则利用长江的水滋润肥沃的土地。人们避免通过文书解决纠纷,而是选择直接交易。在树林下,经常可以看到年迈的老者,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世界并不感兴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