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嘉会日,名都肆广筵。
华榱荫簪裙,樽俎森盈前。
主宾兴方谐,威仪曾未愆。
凤箫密银簧,瑶琴掩朱弦。
众优凑广庭,跰𨇤飒回旋。
被服偭古制,咿呜操方言。
钲鼙杂鸣击,促数竞喧填。
歌舞养心耳,心耳今烦悁。
恐非君子音,不足延永年。
【注释】
①中和嘉会: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日子。②名都:古时对京都的美称。③华榱(cuī):高大的屋梁。④簪裙:插有簪子和裙子,指妇女的服饰。⑤樽俎(zǔn jué):酒器和牲肉。⑥主宾:主人和客人。⑦威仪:礼仪。⑧凤箫:一种乐器。⑨瑶琴:古代的一种弹拨弦乐器。⑩偭(juān)古制:违反古代制度。⑪咿呜(yī wū):象声词,形容人发出的声音。⑫钲(zhēng)鼙(pí):战鼓和战号。⑬烦悁(juān):烦躁不安。⑭延:延长,这里指保持长久。⑮君子音:合乎道德规范的音乐。⑯不足:不够。⑰延:延长。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写在宴会上的所见所闻,并抒发了宴乐无益的感慨。
全诗共五句,开头两句描写宴会的盛况,中间四句描写宴会中的歌舞表演,最后一句点明主题,抒发宴乐无益的感慨。
首联“中和嘉会日,名都肆广筵。”描绘了宴会的开始,中和节是皇帝举行大典的日子,名都就是京城长安,铺张地摆设着盛大的宴会。这两句话描绘了宴会的开始,中和节是皇帝举行大典的日子,名都就是京城长安,铺张地摆设着盛大的宴会。
颔联“华榱荫簪裙,樽俎森盈前。”描绘了宴会的开始,华美的屋梁下,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这两句话描写了宴会的场景,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
颈联“主宾兴方谐,威仪曾未愆。”描绘了宴会的进行,客人兴致盎然,主人也表现得非常得体,没有违背礼仪。这两句话描述了宴会的进行,客人兴致盎然,主人也表现得非常得体,没有违背礼仪。
尾联“凤箫密银簧,瑶琴掩朱弦。”描绘了宴会的结束,凤箫的声音低沉而悠扬,瑶琴的音色清脆而悦耳。这两句话描绘了宴会的结束,凤箫的声音低沉而悠扬,瑶琴的音色清脆而悦耳。
这首诗以宴会为题材,通过描写宴会的盛况、歌舞表演以及人们的欢声笑语,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宴乐无益的感慨,认为真正的欢乐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在于精神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