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矶方到,黄州路未遥。
辛勤四十里,跋涉两三朝。
戢戢牛羊下,闲闲鸥鹭骄。
忍将今岁月,容易客中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泊赤壁》。全诗如下:
舟发黄州连日遇逆风泊赤壁
赤壁矶方到,黄州路未遥。
辛勤四十里,跋涉两三朝。
戢戢牛羊下,闲闲鸥鹭骄。
忍将今岁月,容易客中销。
译文:
船在黄州出发后连续几天遇到了逆风,到达了赤壁矶,但黄州的路程还不算远。
为了到达赤壁矶辛勤地航行了四十里,经过了两三个早晨。
码头上,整齐地停放着牛羊,悠闲地栖息着鸥和鹭鸶。
忍受这漫长的时光流逝,很容易使客人感到消沉。
注释:
- 舟发黄州连日遇逆风:船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出发后,连续几天遇到了逆风。
- 赤壁矶方到:到达了赤壁矶(地名,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
- 黄州路未遥:黄州的路还不那么远。
- 辛勤四十里:为了到达目的地,不得不辛苦航行了四十里。
- 跋涉两三朝:经过两三个早晨才到达目的地。
- 戢戢牛羊下:码头上,整齐地停放着牛羊。
- 闲闲鸥鹭骄:悠闲地栖息着鸥和鹭鸶。
- 忍将今岁月:忍受这漫长的时光流逝。
- 容易客中销:很容易使客人感到消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黄州出发后,经历了长时间的逆风航行,最终到达目的地赤壁矶的经历。诗中通过对赤壁矶、黄州等地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时间的感慨。
首句“舟发黄州连日遇逆风”直接点明了船只在黄州出发后,连续几天遇到了逆风,为后面的描述做了铺垫。第二句“赤壁矶方到,黄州路未遥”则表明虽然遭遇逆风,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到达了目的地赤壁矶,而黄州的路还未结束。这种对比使得旅途的艰辛更加凸显。
接下来的四句详细描述了旅途的艰难:“辛勤四十里,跋涉两三朝。”通过这两句话可以想象出诗人在船上的劳累状态,以及在岸上等待的时间。这不仅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戢戢牛羊下,闲闲鸥鹭骄”则描绘了码头上的景色。整齐停放的牛羊和悠闲栖息的鸥鹭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与前面紧张的旅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忍将今岁月,容易客中销”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不愿意让这短暂的时光在旅途中消逝,而是希望珍惜每一个时刻。这里的“客中消”指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而“今岁月”则是指现在的时光。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时间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和对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刻的时光,不要让它在忙碌中悄然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