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舆所至为刀锯,方岳何暇安礼仪。
关中屡弃百二险,历数浪指亿万期。
君臣乃尔自贤圣,鲠论不复相瑕疵。
陈迹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脱颐。
兴亡俄顷三叹息,抚掌重阅太史辞。
假使玉箸馀笔画,文过其实世所嗤。
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应悔燔书诗。

【注释】

次韵梁尉秦碑:是杜甫和好友梁伟的诗,梁伟在任上曾作《秦碑》一诗。乘舆:指天子。方岳:指州郡长官。百二险:关中地势险要。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郡治所。历数:指国家政权。君臣自贤圣:指当政者自以为贤圣。鲠论:直率的议论。相君:对梁伟的尊称。玉箸:笔名。

【赏析】

此诗是杜甫与好友梁伟的唱和之作。诗的前半部分写梁伟在长安任上作《秦碑》,后半部分则是杜甫对此诗的和作。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批评。

首联“乘舆所至为刀锯,方岳何暇安礼仪”两句用典,指出皇帝的暴政使地方官无暇顾及礼制,只能任人宰割。

颔联“关中屡弃百二险,历数浪指亿万期”两句写唐朝末年关中的战乱,强调了关中的险要地位,也暗示了唐王朝衰败的命运。

颈联“君臣乃尔自贤圣,鲠(yìng)论不复相瑕疵”两句批评了当政者们自视甚高,但言论直率,不避忌讳。

尾联“陈迹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脱颐”两句讽刺了那些只会空谈理论而缺乏实际行动的人,他们的言论只会贻笑大方。

整首诗充满了批判和讽刺,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失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