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曳平川上,云屯翠岭头。
雨淫成大浸,堤溃失安流。
地入三吴窄,山馀九陇浮。
不应昏垫后,始用济川舟。
《题惠山次韵蒋叔任观溪涨》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象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思考的诗。诗句大意描述了烟云在平川上拖曳,翠绿的山岭在云雨中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的景象。接下来将按照要求进行逐一赏析:
- 诗句解读:
- 首句“烟曳平川上”:描绘了烟雾在平坦的河流上方缓缓移动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次句“云屯翠岭头”:形象地表现了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壮观景色。
- 译文:
- 烟曳平川上:烟雾在平坦的河流之上摇曳。
- 云屯翠岭头:云朵聚集在绿色的山岭之上。
- 雨淫成大浸:雨水泛滥造成了洪水。
- 堤溃失安流:堤坝因大雨而崩溃,水流无法控制。
- 地入三吴窄:洪水使土地变得狭窄。
- 山馀九陇浮:洪水淹没了九座山的丘陵。
- 不应昏垫后,始用济川舟:不应该等到洪水过后才使用船只来疏通河流。
- 注释:
- 烟曳:形容烟雾随风飘动的样子。
- 平川:平坦的河流。
- 翠岭:绿色山岭。
- 雨淫:雨水泛滥。
- 大浸:洪水。
- 堤溃:堤坝被冲毁。
- 三吴:古代吴地的代称,这里指江南地区。
- 九陇:九座山的丘陵。
- 昏垫:洪水淹没的意思。
- 济川舟:用来疏通河流的船只。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 诗中的“烟曳”、“云屯”等意象,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诗人通过对比“不应昏垫后,始用济川舟”,暗示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而不是仅仅等待灾难过去再行动,从而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性思考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题惠山次韵蒋叔任观溪涨》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