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月影,黯淡花阴,独立等多时。只恐冤家误约,又怕他、侧近人知。千回作念,万般思忆,心下暗猜疑。蓦地偷来厮见,抱著郎、语颤声低。
轻移莲步,暗褪罗裳,携手过廊西。已是更阑人静,粉郎恣意怜伊。霎时云雨,半晌欢娱,依旧两分飞。去也回眸告道,待等奴、兜上鞋儿。
【注释】
失调名:曲牌名,《菩萨蛮》曲。
朦胧月影:形容月影朦胧。
黯淡花阴:暗淡的月光映照在花荫下。
独立等多时:一个人静静地等待着很长时间。
冤家:指情人。
侧近人知:被身边的人知道。
千回作念:无数次地思念。
万般思忆:各种各样的思念。
暗猜疑:在心里猜测、怀疑。
蓦地偷来厮见:突然之间悄悄地见面。
抱著郎:抱着情人。
语颤声低:轻声细语,声音低沉。
轻移莲步:轻轻地移动莲花般的步子。
暗褪罗裳:悄悄地脱下罗裙。
携手过廊西:手拉着手走过走廊的西边。
已是更阑人静:已经很晚了,周围安静下来。
粉郎恣意怜伊:年轻的情人随意地宠爱你。
霎时云雨:一会儿像云和雨一样的亲密。
半晌欢娱:一会儿沉浸在欢乐之中。
依旧两分飞:仍然像从前一样分开。
去也回眸告道:走了之后回头一望告诉对方。
待等奴:等待我。
兜上鞋儿:穿上鞋准备离开。
【赏析】
本曲为《菩萨蛮》词牌作品,描写了一位女子深夜独自等候情人的情景。全词通过细腻的心理描述,将女子的孤独、期待、疑虑、欢喜以及最后的情感释放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句“朦胧月影,黯淡花阴,独立等多时。”描绘出一幅夜晚的画面,朦胧的月光下,女子独自一人站立在花荫下等待情人到来。这里运用了朦胧和黯淡来形容月光和花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女子“独立”二字更是突显了她的孤独和期盼之情,她一直站在那里,等待情人的到来。
第二句“只恐冤家误约,又怕他、侧近人知。”表达了女子对情人可能迟到或者被人发现的恐惧感。这里的“冤家”指的是情人,而“侧近人知”则暗示了她担心自己的等待会被旁人发现,从而影响她的名声或情感。这种担忧体现了女子对于情感的尊重以及对名誉的考虑。
第三句“千回作念,万般思忆,心下暗猜疑。”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不断回想与情人的种种美好瞬间,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感慨。而“心下暗猜”则透露出她内心的疑虑和不安,她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够等到情人的出现,也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这种矛盾的心情让她感到焦虑和迷茫。
第四句“蓦地偷来厮见,抱著郎、语颤声低。”描述了女子终于鼓起勇气悄悄来到情人身边的情景。她小心翼翼地靠近情人,低声交谈。这里的“蓦地”“偷来”都表现了女子的小心翼翼和紧张情绪。而“抱著郎”则表明了她与情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第五句“轻移莲步,暗褪罗裳,携手过廊西。”展现了女子轻盈的步伐和柔美的身姿,她的手轻轻地拉着情人的手走过长长的走廊。这里的“轻移”“暗褪”都是形容女子的动作轻盈优雅,而“携手过廊西”则描绘了他们一起走过走廊的背影,增添了一份温馨和浪漫的气息。
第六句“已是更阑人静,粉郎恣意怜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安静。夜色已深,周围变得寂静无声,只有情人对自己表现出无限的宠爱和怜惜。这一句突出了情人的温柔与深情,让人感受到一种幸福和满足。同时,它也暗示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女子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一直在等待情人的到来。
第七句“霎时云雨,半晌欢娱,依旧两分飞。”描绘了短暂的欢愉和最终的结果。一瞬间的云雨之后,她们再次分开,各自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里使用了“霎时”“半晌”来表示欢娱的时刻短暂而强烈,而“依旧两分飞”则暗示着虽然短暂分离,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并未完全消逝,仍有一定的距离存在。
最后一句“去也回眸告道,待等奴、兜上鞋儿。”表达了女子的决心和期待。她向情人告别时回头一望,告诉他自己会回来并换上鞋子。这一句既表达了她对情人的不舍和留恋,也显示了她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回到情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