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增灶起边兵,给饷谁先足万营。
凡有求焉皆越从,不言功者尚为卿。
朝家岂是无公议,督府如何不动情。
我为笺天天已许,且将勋业换长生。

这首诗出自《咏史》,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淮西何总卿”:这是诗人对一位名叫何的总兵的称呼,可能是在描述他在淮西(即今天的安徽、江苏一带)的军事活动。

  2. “频年增灶起边兵”: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年都要增建军灶,以准备边防的军队。这里的“添灶”指的是军队的物资补充和人员增加。

  3. “给饷谁先足万营”:这里的“给饷”指的是供给军队的军饷,而“足万营”则是指足够供应一万军队的需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军队能否获得充足补给的担忧。

  4. “凡有求焉皆越从”: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需要,那么就会毫不犹豫地跟随。这里的“越”可能是指超越常规的行为,或者是指某种特殊的情况。

  5. “不言功者尚为卿”:这里的“功”指的是功绩或成就,而“为卿”则是指为了官职或地位而努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默默无闻但依然坚持付出的人的赞赏。

  6. “朝家岂是无公议,督府如何不动情”:这里的“朝家”指的是朝廷或中央政府,而“督府”则是负责监督和管理军队的地方官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是否公正地处理军事问题的关注。

  7. “我为笺天天已许”:这里的“笺天”可能是指向皇帝呈交奏章或书信,而“天天已许”则是指皇帝已经接受了这个请求或建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提出的建议或请求得到了皇帝认可的喜悦。

  8. “且将勋业换长生”:这里的“勋业”指的是个人的功名和成就,而“长生”则是指长寿或永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功名和成就,从而获得长寿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西地区的军事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和军事将领的关注。他赞扬了那些默默无闻但依然坚持付出的人,批评了朝廷是否公正地处理军事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建议或请求得到了皇帝认可的喜悦。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成就的追求,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