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系岸五六日,草屦绕亭千百回。
欲行无计住不可,梦想万事心如摧。
燕雀飞鸣意自适,翩翩檐外相往来。
乃知荆棘殊不恶,培风万里真劳哉。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泊姑苏凭汇亭候同行不至
- 在姑苏的汇亭下等待同行的人,但是对方迟迟不来。
- 扁舟系岸五六日,草屦绕亭千百回。
- 小船系在岸边已经五六天了,穿着草鞋围着亭子走了好几圈。
- 欲行无计住不可,梦想万事心如摧。
- 想要启程但无法决定是否留下,心中充满了忧愁和失落,如同被摧毁一般。
- 燕雀飞鸣意自适,翩翩檐外相往来。
- 燕子和麻雀在屋檐下飞舞,显得自在快乐,仿佛它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乃知荆棘殊不恶,培风万里真劳哉。
- 这才懂得荆棘虽然不好但也并非全是坏事,培养出强大的能力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们给出必要的注释:
- 泊姑苏:停靠在姑苏(古称苏州)的汇亭之下。
- 凭汇亭:在汇亭下休息或等待。
- 扁舟:小扁舟。
- 系岸:将船系在岸边。
- 五六日:大约五六天。
- 草屦:用草编成的一种鞋。
- 绕亭:在亭子里来回走动。
- 燕雀:燕子和麻雀,这里指代自然界中的鸟类。
- 翩:形容飞翔的样子。
- 檐外:屋檐之外。
- 梦想:幻想。
- 棘:荆棘,这里比喻困难或障碍。
- 培风:培养或锻炼自己。
- 劳哉:辛苦而艰难。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赏析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期待、内心矛盾与解脱的诗。诗人在汇亭下等候朋友,但对方始终不来,内心的不安与焦虑逐渐积累。最终,他决定离开,但又难以决断,心情沉重如摧。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汇亭下等待的情景,通过反复的动作“系岸”、“绕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思念。当诗人准备离去时,心中充满了不舍和迷茫,如同被摧毁一般。然而,当他看到燕子和麻雀在屋檐下自由飞翔的景象时,似乎找到了安慰,体会到了一种自在和满足感。
最后两句“乃知荆棘殊不恶,培风万里真劳哉”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领悟——尽管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看似恶劣,但实际上,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意志和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因此,即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从期待到失望,再到顿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