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斗牛女。
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炼神丹。
神丹之功三百日,七解七蜕成大还。
聚则成形散成气,天上人间总一般。
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净诀。
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取碧潭一轮月。
玄关一窍无人知,此是刀圭甚奇绝。
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
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日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
也无金木相间隔,也无龙虎分南北。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
何人名曰大还丹,太上老君吞不得。
老君留与清闲客,服了飞仙登太极。
更将一盏鸿蒙酒,饵此刀圭壮颜色。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
诗句解析:
- “罗浮翠虚吟”: 描述了在罗浮山中,青山翠竹间吟咏的情景。
- “有一子母分胎路”: 暗示了天地间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如母子之间的分裂与结合过程。
- “妙在尾箕斗牛女”: 描述宇宙中的星辰,尾箕、斗柄和牵牛星,象征宇宙的运行和变化。
- “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强调节制欲望,寻求长生不老之道。
-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炼神丹”: 比喻通过修炼可以长生不老,如同炼丹般。
- “神丹之功三百日,七解七蜕成大还”: 描述了修炼神丹需要经历七个阶段的蜕变,最终成就大还的境界。
- “聚则成形散成气,天上人间总一般”: 强调无论在何处,天地间的一切都遵循相同的法则。
- “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鼓励学习正道,远离邪念。
- “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净诀”: 引用古代的话语,强调修行要学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原则。
- “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取碧潭一轮月”: 比喻用智慧或修为束缚或获取世间的美好。
- “玄关一窍无人知,此是刀圭甚奇绝”: 描述一个深奥的道理被忽视,其实非常了不起。
- “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夜晚偶遇一位名叫吕秀才的人,他分享了一个奇特的丹方。
-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 用抽象的概念作为修炼的工具和材料。
- “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形容通过修炼,能够引发自然界的力量。
- “昔日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 从混沌初开到现在,所有的事物都经历了转化。
- “也无金木相间隔,也无龙虎分南北”: 强调万物和谐共存,没有对立和分离。
-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 提倡超越性别和身份的界限。
- “何人名曰大还丹,太上老君吞不得”: 传说中的大还丹是太上老君也无法吞食的神秘之物。
- “老君留与清闲客,服了飞仙登太极”: 太上老君将大还丹留给了那些追求清静的客人,帮助他们达到飞仙的境界。
- “更将一盏鸿蒙酒,饵此刀圭壮颜色”: 使用鸿蒙酒来滋养身体,使容颜更加红润。
-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 即使沧海变成桑田,只要心中有道,一年的时间也不足为虑。
译文:
罗浮山上青翠竹林中,我吟诵着古老的诗句。
有一种神奇的子母分胎之路,其奥秘在于尾箕和斗柄的牵引。
若想延年益寿拯救苍老之躯,就必须断绝欲望走向邪门歪道。
只有真正掌握生命的真谛,才能通过修炼达到永恒的境界。
修炼神丹的过程需要三百天,七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变化。
修炼者将聚集形成形体分散成气息,无论是在天上还是人间都是如此相似。
宁愿寻找师傅传授的安乐法门,也不要追求邪淫采集精华。
古人云天地万物终究都会回归到原点,因此要学习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原则。
束缚住青山上的万千云雾,捞取碧潭中的一轮明月。
深藏的智慧如同玄关一般,无人知晓其中的秘密。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见解,就像刀圭一样珍贵无比。
夜晚遇见一位名叫吕秀才的人,他分享了一个大丹方。
他用太虚作为炉鼎,用各种生物作为药材进行修炼。
山河大地都充满了力量,一切万象都在自然的变化中产生。
从混沌初开到现在,所有的事物都经历了转化。
也没有金木相间隔,也没有龙虎分南北。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
谁是大还丹?太上老君都难以吞下。
老君留给了追求清静的客人,让他们通过修炼达到飞仙的境界。
还用一杯鸿蒙酒来滋养身心,让容颜更加红润有光泽。
任凭沧海变成桑田,我也认为壶中世界并未一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生命哲学图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宇宙、生命、修炼和道德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篇诗歌,更是一篇哲学论文,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