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暇常难值,招邀愧已频。
暂辞霜际菊,终作雨来人。
适意能迂访,秋芳正错陈。
桂兰供俯仰,况有拒霜新。
【解析】
本诗首联写秋日重阳节的景致,次联写自己因事不能赴席的遗憾,三联写与友人的相逢及对秋天景色的喜爱,末联写对友人的思念。此诗是写友情和自然景物,语言清丽,感情真挚。
“休暇常难值”,意思是说闲暇的时候很少有,难以相遇。“招邀愧已频”,意思是说自己邀请朋友来饮酒作乐,但每次都以未能如愿而感到愧疚,因为自己经常没有时间。这两句是全诗的基调,写诗人与朋友相聚时常常感到遗憾。颔联写诗人在秋雨中暂别了霜降时节盛开的菊花。
“终作雨来人”。意思是说最后终于被雨水淋湿而归去。这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之句,既照应了上句诗人与朋友的相聚,又为尾联写对朋友的思念作了铺垫。颈联写与友人相会时的情景。诗人与朋友相约于秋芳盛开的季节里相访,然而诗人在适意地迂道来访时,恰逢秋芳盛开之际,于是便观赏起美丽的秋色。
“桂兰”“拒霜”是诗人所喜爱的两种花,所以诗人在此特别提到了这两种花。颈联中的“桂兰”指的是桂树和兰花;“拒霜”指的是一种草花。这两句是全诗的佳句,写景明快,意境开阔。
“适意能迂访”,意思是说适意地来访问朋友。“秋芳正错陈”,意思是说秋天的美景正在错落有致地展现着。这两句紧承上句,继续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愉快情景。
“桂兰供俯仰”,意思是说桂花和兰花供人们欣赏,使人俯仰之间就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况有拒霜新”,意思是说还有那种刚出叶的、新鲜的、不常见的拒霜花。这两句是全诗的结句。“供俯仰”,是说供人欣赏;“况有”,是说还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桂花和兰花供人们赏识,让人俯仰之间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供俯仰”与上句的“桂兰”相联系,都是指秋天的花草树木。“供”字下得十分巧妙,它既写出了花草树木给人的感觉,又写出了人对花草树木的感觉,还写出了人对花草树木的感情。“况有”则进一步点明了秋天不仅有桂花和兰花,而且还有新鲜、不常见的拒霜花。这两句是对上两句的进一步补充。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从信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写给友人的。诗中所写的景物都是作者所喜欢的,如菊花、桂花、兰花等,因此,信中所描写的景物也应该是作者所喜欢的。诗中所说的人物则是作者的朋友,信中所写的内容也是作者想对朋友说的话。
【答案】
重九与刘学录
(唐)王勃
休暇常难值,招邀愧已频。
暂辞霜际菊,终作雨来人。
适意能迂访,秋芳正错陈。
桂兰供俯仰,况有拒霜新。
译文:
闲暇的时间很少遇到,邀请朋友来饮酒作乐,但每次都以未能如愿而感到愧疚,因为自己经常没有时间。
在秋雨来临的时刻才告别了霜降时节盛开的菊花。
最终成了雨水淋湿的人。
在秋芳盛开的季节里来拜访朋友,欣赏秋色。
桂花和兰花供人们欣赏,使人俯仰之间就能感受到它的美丽。
还有新鲜的、不常见的拒霜花。
赏析:
《重九与刘学录》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重九佳节之时,邀请友人一同赏菊饮酒,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得在秋雨之中离开。诗中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