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散袂能忘扇,月下题诗不用灯。
万士清宵鏖棘庑,一年秋色满桐城。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表达对象,并结合注释和有关知识进行分析。“风前散袂能忘扇”,句中“风前”即风前月下,指中秋之夜;“能忘扇”是说在风前月下,诗人挥笔如飞,忘记了手中的扇子。“月下题诗不用灯”,“月下题诗”指在月光下发诗作画,“不用灯”是因为有月亮照明,所以不需要点灯。“万士清宵鏖棘庑”,句中“鏖”同“熬”,形容夜深人静时仍在刻苦攻读的情景;“棘庑”,指书房或书斋。“一年秋色满桐城”,句中“桐城”为地名,指作者所居之地。“秋色满桐城”是说一年的秋天里处处都笼罩着美丽的色彩,这里既指自然界的景色,又比喻读书人的文采风流。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中秋节,此时人们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举子们也纷纷来到桐城观景赏月,吟诗作画。
【答案】
译文:
风前散袂能忘扇,月下题诗不用灯。
万士清宵鏖棘庑,一年秋色满桐城。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绘中秋佳节的诗篇。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观月时的情景:在明月的照耀下,他一边漫步赏景,一边挥笔作诗。“风前”二字暗示了环境是风前月下,即中秋之夜。“能忘扇”是说在风前月下,诗人挥笔如飞,忘记了手中的扇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观月赏景、挥毫吟诗的惬意和快乐心情。后两句写观月后的所见:在皓月当空的夜色中,许多士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研读经书,苦读不辍,他们在书房里熬过漫长的时光。“清宵”,指的是深夜。“鏖”,同“熬”,意思是熬尽时间,形容夜深人静时仍在刻苦攻读的情景。“棘庑”指书房或书斋。“一年秋色满桐城”,指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中秋节,此时人们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举子们也纷纷来到桐城观景赏月,吟诗作画。这首诗以“清宵鏖棘庑”开头,以“秋色满桐城”结尾,中间四句都是描写中秋夜晚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