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疑溪月,茅檐潘竹风。
琴尊随分有,夜夜主人公。

【题解】

本诗为隐居者自题隐居的诗句。

【注释】

磐石:巨石。潘竹,即斑竹,产于湖南零陵,因有斑纹而名。风:指微风。琴尊:指酒器和琴。潘,古音pīn(音同“平”),此处借作动词用,意为摆放。分:量词,一说“尽”。夜夜主人公:指每夜都是主人。

【赏析】

这首诗写隐者在山居的清静生活。

首句“磐石疑溪月”,写磐石高耸、皎洁如月,月光下山泉清澈见底,好像水底的月亮一般。“磐石”与“溪月”相对照,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幽静;“疑”字则写出了诗人对山泉清澈见底的印象。

第二句“茅檐潘竹风”,写屋前竹林随风轻拂,好似潘家之竹一样,这又写出了山居环境之幽雅;“潘竹”即斑竹,产于湖南零陵,因有斑纹而名。“风”与“潘竹风”相呼应,更衬托出山林之幽静;“茅檐”与“潘竹”相映衬,突出了山居环境之清幽。

第三句“琴尊随分有”,“琴樽”是泛指乐器,“有”是拥有的意思。“潘竹”,即斑竹,产于湖南零陵,因有斑纹而得名。这里指的是摆放在案上的酒具。“随分”一词,出自《世说新语·排调》,意思是随意,随便。“随分”二字写出了山居主人对生活随意而安的心态;“潘樽”、“琴弦”等物都随意摆放,显示出主人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结句“夜夜主人公”,写山居主人每晚都是主人,这是写自己的身份。“夜夜”二字,表现出了隐居者的悠闲自在。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环境、生活以及心境的描写,表达了隐居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