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彩日相鲜,柳绵时暗度。
无风亦生凉,有月助奇趣。
偶来独坐时,爱此那能去。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题干要求“赏析”,这是考核古典诗歌的常见题型,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本题属于炼字型题目,要求考生赏析“凉”的意思,考生可以抓住关键词“无风亦生凉,有月助奇趣”,体会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独坐时的心境。
【答案】
译文:
萍草浮彩日相映生辉,柳絮飘落暗度寒秋。
没有风的时候也感到清凉舒适,有月光相伴更觉得有趣奇妙。
偶尔来到这个小亭独自坐着,喜爱此地哪里舍得离去?
注释:
萍:浮在水面上的草;彩:色彩鲜艳;相鲜:相互映照;柳绵:《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毛传:“芦苇长而白者,曰蒹葭,其茎谓之萧。”《诗·秦风·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毛传:”葭茎长而白者曰蒹葭,其茎谓之萧。”《文选》李善注引张揖说:“萧,芦也。”《诗·齐风·著》:“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毛传:”萧,芦苇也。一采萧而不见,则思见三秋也。”“蒹”“葭”皆指芦苇。“碧”:绿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诗。从首二句看,诗人似乎只抓住了景物本身的特点,但细加品味,就会发现诗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意。前两句写景色,后两句写情意。“日相鲜”,“时暗度”,写的是景物,然而“无风亦生凉”、“有月助奇趣”,这两句诗却蕴含着诗人的感情。“凉”在这里既指自然环境给人的感受,也指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先写景后抒情,景中有情,情融于景,景情交融。颔联“无风亦生凉,有月助奇趣”两句紧承首联,写诗人独处时的感受。他看到“萍”“柳”,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内心十分愉悦。颈联进一步点出“凉”和“趣”这两个关键词。尾联点明题旨,表明自己独居筠坞时,爱这里的风景胜过一切。诗人用“凉”和“趣”两个词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十分恰当的。
这首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写景时寓情于景,抒情时借景抒情,情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达到了情景一体的境界。
五言绝句一般每句五言,但也有四言、六言、七言甚至更多字数的,称为杂言、多言或长句。五言绝句一般是四句八句最多,最少的只有两句,所以又称为四句绝、八句绝等。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有20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有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