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又元日,村祠一鬨人。
溪山浑是雨,镫火若为春。
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
谁知生意处,官好自忧民。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

明日又元日:明天又是一个元宵节了。

村祠:村庄里的神庙。

鬨(huàn):喧闹。

溪山浑是雨:整个山村都是雨的天气。

镫火:照明用具。

痴将饱望神:痴痴地望着神灯以求得一餐饱食。

谁知生意处:哪里知道生活的乐趣所在?

官好自忧民:做官的人自己要担心老百姓的生活。

【赏析】

《元夕风雨》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此诗写元宵节夜晚风雨交加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慨。

首联“明日又元日,村祠一鬨人”。明日又是元宵节,村里的神庙里一片喧嚣。“一鬨”,喧哗的意思。“一鬨人”,即喧闹的人群。“元日”指元宵节。“元”在这里是第一、首先的意思。“村祠”,这里指的是农村的神庙。“一鬨”,喧嚷、骚动之意。“人”,人们。“村祠”,指庙宇,也泛指村落中的神庙。意思是明天又是元宵节了,村民们都在庙中聚集着热闹非凡。“一鬨人”形容人群的喧闹场面。

颔联“溪山浑是雨,镫火若为春”。“溪山”指山川景色,这里指山山水水。“浑是雨”,全是下雨的样子。“镫”,一种照明工具,用油或羊脂制成,形状像马镫,用来照明走路或做事。“若为”,好像是什么,仿佛是什么。“春”,春天的意思。“镫火”,指灯火。“若为春”,仿佛就是春天一样。“浑是雨”,指山山水水都是雨水,没有晴天。“镫火”,指灯光。“若为春”,似乎就是春天。“浑是雨”,“若为春”两句,意思是山山水水都是雨天,而灯光却像是春天一样,显得分外明亮。这两句把雨天的山山水水和元宵夜的灯火相对照,突出了元宵之夜的明丽景象。

颈联“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意思是忍受饥饿变成鬼的形象,痴痴地看着神灯以求得一餐饱食。“忍见饥成鬼”的意思是不忍心看到饥饿的人们饿得变成了鬼怪。“忍见”即不忍心看到;“饥成鬼”,即饥饿到了极点,连变成鬼怪的地步都忍受不了了。“痴将”即痴心妄想;“饱望神”,即希望吃饱后有神明来保佑自己。“痴将”,痴心妄想,痴痴地想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忍受饥饿的人们饿得变成了鬼怪,而那些痴心妄想着吃上一顿饱饭的人们,又幻想得到神灵的保佑。这两句既写出元宵节的喜庆气氛,又写出百姓们因贫困而无法过上安定生活的痛苦境况。

尾联“谁知生意处,官好自忧民”。谁知道在生意兴旺的地方,官员们还要担心百姓的安危呢?“生意处”,指繁荣昌盛的地方。“官好自忧民”,即官员们最好关心百姓的疾苦,不要只顾自己的私利。“官”,此处指官吏或地方长官。“好”,喜欢或善于的意思。“自忧民”,即自己担心百姓的安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谁知道在这个生意兴旺的地方,官员们还担心百姓的安危呢?这两句话表面上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对当时官僚们的讽刺。

【译文】

明天又是元宵节了,村子里的神堂里热闹得很。

整座山谷都是雨水,但灯火却像春天一样美丽。

我不忍心见到那些因饥饿而死的人,痴心妄想着能吃饱肚子。

谁能了解百姓的快乐之处?官员们最好关心百姓的安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