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见秃翁,欢笑走儿童。
坡竹势飞动,楚兰香暗通。
盍分半席地,相扇一瓢风。
世事非吾分,何妨诗自雄。
【赏析】
此诗是和弟茝山家见秃翁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梅山”为题,借景抒情,寄寓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
首联:“山家见秃翁,欢笑走儿童。”诗人描绘了一群儿童在梅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欢快地笑闹着,跑动着,仿佛是在追逐着秃翁。秃翁,即秃顶的老者,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没有权势的人。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对这些没有权势的人的敬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颔联:“坡竹势飞动,楚兰香暗通。”诗人继续描绘了梅山的景象,坡竹挺拔向上,犹如飞动一般;楚兰香气浓郁,仿佛在暗中传递着芬芳。这一联进一步丰富了对梅山景象的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盍分半席地,相扇一瓢风。”诗人借用了“盍”这个动词,表达了对梅山主人的敬仰之情。他愿意与梅山的主人共坐一席,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同时,他还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一瓢清风,为梅山主人带去一丝清凉。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梅山主人的感激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尾联:“世事非吾分,何妨诗自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世间的纷扰并非自己的职责所在,因此不必过分在意。相反,他更愿意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这一联既是对前面四句的升华,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怀。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诗意,让人读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