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言别时,执手水之湄。
犹侈春风会,那知夜壑移。
鬣封期已薄,眉案死相随。
君可无遗憾,其如我自悲。

【注释】挽:用歌声或文字表达对某人的悼念。去秋:去秋,即去年的秋天。言别时:在分别的时候。执手:拉着手。水:指水边。湄:水的边际。侈:奢侈地,过分地。春风会:春风得意的日子。那:哪。知:哪里知道。夜壑:夜晚的山谷,这里比喻死亡。鬣(liè):马头上的毛,也泛指马。期已薄:寿命已经不多了。眉案:眉毛下的眼睛,这里代指人。相随:相随而亡。君可无遗憾,其如我自悲:您可不必为我的死而遗憾,我自己却因之而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送挽之作,诗人在告别朋友时,怀着悲痛的心情,以沉痛的笔调抒写了对朋友的哀思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生死离合的无限关切和深切同情。

首联“去秋言别时,执手水之湄”,点明时间,写别时的情景。诗人把分手时紧紧握手的情形与水边依依惜别的景象结合起来,既写出两人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又渲染了别离时的凄清气氛。“水之湄”三字,不仅交代了地点,而且给人以静谧、安详的感觉。

颔联“犹侈春风会,那知夜壑移”,转折进入送别的主题。诗人把离别时双方殷切的期望与眼前的现实作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朋友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侈春风会”是说朋友生前希望在春风得意之时再见面;“那知夜壑移”是说朋友去世后,才意识到夜壑(喻死亡)将他们无情地分离。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惋惜之情和无限的悲痛心情。

颈联“鬣封期已薄,眉案死相随”,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哀伤之情。诗人以“鬣”代指朋友的头部,“眉案”代指朋友的面容,形象地写出了友人的悲惨命运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死存亡的关切和忧虑。

尾联“君可无遗憾?其如我自悲”,诗人用反诘的形式表示了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他劝慰友人不要为他的死感到遗憾,因为诗人自己的内心是十分悲痛的。这一联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内心深处难以抑制的情绪波澜。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对朋友生死离合的无限关切和深切同情。诗人通过描写别时的情景和送别的场面,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哀思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