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边杖屦学偷闲,十里溪山送入檐。
门外方争危处路,竹闲自下旧时帘。
数杯同醉寒时暖,一枕高眠苦后甜。
何幸诗坛有盟主,狎相来往亦何嫌。

【注释】

载酒:载着美酒。俞叔可:名逊,字伯牙,元代诗人,善画山水,人称“俞山人”。干:通“馆”,客舍。运干:运干,即运使,掌管盐铁等事的官员。夜话:晚上交谈。

【译文】

我载着美酒去拜访你的诗坛盟主俞逊,在运使馆里和他夜话。

天放晴了,拄着手杖在溪边散步学点闲暇。十里溪山美景送进了屋檐。

门外正争论着危险处的道路,竹闲自下旧时帘。

几杯酒同醉了寒冬的寒冷,一枕高眠了苦难过后的甜。

多么幸运啊!有诗坛盟主的雅量和情谊,相互来往也是何其荣幸。

【赏析】

《载酒过俞叔可运干夜话》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元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谊及自己与朋友间深厚情意。

首句“晴边杖屦学偷闲”是说诗人拄着手杖,在晴好的天气中,学些悠闲。这两句写诗人来到朋友的运使馆,想借友人的地盘,来享受一下清闲。

第二句“十里溪山送入檐”,写诗人看到朋友门前有十里远的山水美景,便情不自禁地说:“这些美丽的景色就像送到我门上的一样。”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现出了他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门外方争危处路”,写的是自己在门外争论一些危险的路线。这一句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在一起讨论、争辩的场景。他们在这里交流思想,探讨人生。

第四句“竹闲自下旧时帘”,写的是诗人来到朋友的家中,看到院子里的竹子,觉得它们好像在诉说过去的往事。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一联“数杯同醉寒时暖,一枕高眠苦后甜”是写诗人与朋友一起喝酒,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他喝了数杯美酒,感到冬天的寒冷已经消散;他躺在枕头上睡着了,梦中经历了许多苦难。最后他醒来时,觉得一切都是甜蜜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歌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