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陶陆成千古,谁复相从过虎溪。
西隐老师虽有约,北山俗驾似难齐。
诗来日午双瞳醒,句出天心万象低。
时课家僮修茗供,松风清处坐分题。
【注释】
远公陶陆成千古,谁复相从过虎溪。
西隐老师虽有约,北山俗驾似难齐。
诗来日午双瞳醒,句出天心万象低。
时课家僮修茗供,松风清处坐分题。
【赏析】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绝。杨万里与净慈寺主僧、诗人吴景年有交往,他以自己的诗赠给净慈寺主持,表达了对净慈寺和净慈寺主持的敬仰之情。这首诗共两首,每首五联,前四联为第二首,后一联为第一首(以下按顺序排列)。
第一首:
远公陶陆成千古,谁复相从过虎溪。
远公:东晋名僧慧理,字远公,曾隐居于东阳虎丘山,故称“东阳虎丘”。这里指净慈寺主僧。陶渊明(365—427):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著名诗人。曾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躬耕南山,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与潘岳同为“建安七子”之一。陶渊明与陆机都是晋宋时期文学巨匠,他们的田园诗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田园诗都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精神境界。虎溪:即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西隐老师虽有约,北山俗驾似难齐。
西隐:指陶渊明,他隐居东阳虎丘山,后人称他为“东阳先生”。这里指净慈寺主僧。北山:指庐山,山上有一座寺庙叫白鹿洞,又称“南宗道场”“真如禅院”,是庐山的著名佛教圣地。俗驾:指世俗之车,这里指庐山上的俗人。齐:一致,统一。
第二首:
诗来日午双瞳醒,句出天心万象低。
诗来:指杨万里的诗被送到净慈寺去。日午:中午时分。双瞳:指两只眼,这里用来比喻眼睛像明亮的太阳一样明亮。瞳:眼珠;也作“瞳人”。天心:天上之心。这里指佛性。万象:一切事物。低:低垂。
时课家僮修茗供,松风清处坐分题。
时课:当时规定的课业。家僮:家中的小仆人,这里指侍奉主人的人。修茗供:烹茶供佛。松风清处:松树林中清风徐来的幽静之地。这里指寺院中的环境。
【译文】
远公陶渊明和谢灵运成了千古美谈,谁还能相随一起去虎溪呢?
西隐老师虽已有约定,但北山俗人却难以统一。
诗来自中午时分双眼清醒,句子出自佛性而万物皆显得低微。
时课家僮烹茶供佛,松林中清风徐来之处坐在一起谈论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