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徂东山,以敖以游。
彼采葛兮,谓我何求。
凤凰于飞,出自幽谷。
载好其音,集于灌木。
寿马裕斋观文东山,二章,章四句。
我徂东山,以敖以游。
彼采葛兮,谓我何求。
凤凰于飞,出自幽谷。
载好其音,集于灌木。
【注释】
“徂”通“去”,意为:往,到。“敖”、“游”均指游猎。“彼”代词,指采葛人。“谓”为动词,意为:说。“何求”犹言“何欲”。《诗·大雅·卷阿》云:“凤凰于飞,翙翔于野。”毛传以为凤凰自高翱翔,而《韩诗外传》以为凤鸟自下上飞,故有“出自幽谷”之语。“灌木”即“灌木丛”,草生灌木的矮小灌木。《诗经.卫风.淇奥》:“或燕燕居息,或齐楚疾不逝,或采葑莒,或饮雉酒。”“载好其音,集于灌木”,即采葛人在山野间自由自在地歌唱、鸣叫,歌声飘荡在山野之间。
赏析:
《东山》是一首描写采葛人生活的诗歌,通过采葛人的视角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采葛人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相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他们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章“我徂东山,以敖以游”,描述了采葛人前往东山的情景。“以敖”意为自由自在地游荡,“以游”意为游玩、嬉戏。这句诗通过描绘采葛人悠然自得地前往东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接着,第二句“彼采葛兮,谓我何求”,表达了采葛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愉悦。他们只是简单地采葛劳作,并没有太多的欲望和需求。这里的“彼”是指采葛人,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第三、四句“凤凰于飞,出自幽谷;载好其音,集于灌木”,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凤凰于飞”象征着高贵和优雅,“出自幽谷”则意味着自由和无拘无束。这句诗通过描绘凤凰从幽谷中飞出的情景,表达了采葛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最后一句“载好其音,集于灌木”进一步描绘了采葛人歌声的美好。他们自由自在地歌唱,歌声飘荡在山野之间,仿佛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整首诗通过对采葛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采葛人生活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