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东有异兽,俗名讹曰歆。
其形类猴玃,或谓虎之精。
逐人求口食,咿哑小儿声。
满望乃谢去,不遂辄生嗔。
利爪捥人目,乌喙啄其身。
膏血尽且死,适意方欠伸。
行道足一迹,深山昼掩门。
众疑心是兽,何乃面如人。
不知椎剥吏,人面而兽心。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异兽
甬东有异兽,俗名讹曰歆。
其形类猴玃,或谓虎之精。
逐人求口食,咿哑小儿声。
满望乃谢去,不遂辄生嗔。
利爪捥人目,乌喙啄其身。
膏血尽且死,适意方欠伸。
行道足一迹,深山昼掩门。
众疑心是兽,何乃面如人。
不知椎剥吏,人面而兽心。
译文:
甬东有一种奇特的动物,人们常常误认为它叫做“歆”。这种动物的形状与猴子相似,有人认为它是老虎的精灵。它会追赶人来寻找食物,发出咿哑的小孩的声音。当它得到满足后会离开,如果不能得逞就会生气。它的利爪抓人的眼睛,乌嘴啄伤人的身体。在被抓住后,它的身体上涂满血液而死,但它却非常惬意,伸着懒腰。它在道路上留下一串脚印,深山中白天的时候它会把门关上。人们都认为这是一种野兽,但奇怪的是它的面孔竟然和人一样。不知道那些椎刑剥皮的官吏,他们的面容却像野兽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种奇特的野兽,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贪婪、残忍和愚昧行为的批评。诗中的“异兽”形象生动,描绘了它在追逐猎物时的动作和表情,以及被捉住后的无奈和生气。诗人通过对这种野兽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贪婪、残忍和愚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