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鹤冰为骨,霜潭月作心。
要宾唯饮酒,焚券不论金。
相望萦离恨,何嗟得讣音。
春回坟草绿,谁伴夜台吟。
【注释】
海鹤:指鹤。鹤的骨骼象冰雪一样洁白,鹤的羽毛象霜一样的白。冰为骨:比喻人清廉正直。霜潭月作心:比喻人的心如明镜,纯洁无瑕。要宾:请客。焚券不问金:烧毁契约,不计较金钱。何嗟得讣音:何必惋惜听到死讯。相望:相互看视。春回坟草绿:春天到来的时候,墓地的草又长出新芽了。夜台吟:在坟墓上吟诗。夜台:墓穴,也借指死者的灵前。
【赏析】
这首诗是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宰相武元衡被刺后,诗人陈伯玉所写挽词二首之一。诗中以物比人,借鹤喻人,表现了武元衡清正廉洁、不与权贵争利的品格。同时,诗人对武元衡的死表示痛惜,并寄托了对他的哀思。
第一句“海鹤冰为骨”,“海鹤”即鹤,这里用鹤比喻武元衡的人品;“冰为骨”是比喻他的廉洁。这两句的意思是:像海鹤那样高洁的人,只有靠喝清水度日;像冰一样清白,没有一点私欲的人,只有靠月光来照明自己。作者通过这两句诗句赞美了武元衡的廉洁自持。
第二句“霜潭月作心”,是说武元衡的心如同清澈如水的潭水一样透明,他的心灵纯洁得像明亮的月亮一样,光明磊落。这四句意思是说,像海鹤那样高洁的人,只有靠喝清水度日;像冰一样清白的人,只有靠月光来照明自己。作者通过这两句诗句赞美了武元衡的廉洁自持。
第三句“要宾唯饮酒”,意思是:凡是有求于人的人,只有通过喝酒来表示尊敬之情。这里,诗人把那些趋炎附势、奉承拍马之徒称为“要宾”;而那些真正的朋友则是“唯饮酒”。
第四句“焚券不问金”。“焚券”就是销毁凭证。这里指的是武元衡为了替自己的政敌打抱不平,冒着杀头的危险,公开地销毁了有关他们勾结的证据。这句诗的意思是:销毁凭证,不计较金钱利益。这里,“焚券不问金”是说武元衡为了替自己的政敌打抱不平,冒着杀头的危险,公开地销毁了有关他们勾结的证据。
第五句“相望萦离恨”,意思是彼此望着对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悲伤。这一句中的“相望”是指互相看着对方,“萦”是缠绕的意思,“离恨”是指离别的悲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彼此望着对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悲伤。
第六句“何嗟得讣音”,意思是为什么还要惋惜听到死讯呢?这里的“嗟”是叹息的意思,“得讣音”是指得到死讯,“何嗟”是说什么都不必再叹息了。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还要惋惜听到死讯呢?
最后一句“春回坟草绿,谁伴夜台吟”,意思是:春天来了,坟墓上的草又长出了嫩叶,谁会陪伴着你在这里吟诵诗歌呢?这里的“春回坟草绿”是指春天来了,坟墓上的草又长出了嫩叶;“夜台吟”是在这里吟诵诗歌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坟墓上的草又长出了嫩叶,谁会陪伴着你在这里吟诵诗歌呢?
这首诗是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宰相武元衡被刺之后,诗人陈伯玉所写挽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全诗通过对武元衡一生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这位忠良贤士的深切悼念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