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怅望惜春归,颇觉年来万事非。
不奈离愁须觅酒,得闻歌响却沾衣。
蜜蜂捕蕊穿花去,巢燕寻泥拍水飞。
物态风光能几许,老无忧患世人稀。

注释:

东郊怅望惜春归,颇觉年来万事非。

东郊:指郊外的田野、山野。怅望:怅然远望。惜春归:感叹春天即将过去。颇:很。年:岁。事:世事。非:不如意的事。

不奈离愁须觅酒,得闻歌响却沾衣。

不奈:不能承受。离愁:离别的忧愁。须:必须。觅酒:喝酒以解愁。得闻:听见了。歌响:歌声和乐器的声音。却:反语词,反而。沾衣:衣服被弄湿。

蜜蜂捕蕊穿花去,巢燕寻泥拍水飞。

蜜蜂:采集花蜜的小昆虫。捕蕊:采摘花蕊。穿花去:在花朵之间穿梭。巢燕:筑巢的燕子。寻泥:寻找泥土筑巢。拍水飞:拍打水面起飞。

物态风光能几许,老无忧患世人稀。

物态风光:自然界的景象和物态。能几许:能有多少?几:疑问词,不多之意。老:年纪大了。无忧患:没有烦恼和忧虑。世人稀:世上的人很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色和生物的活动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以一个景物或动作为线索,描绘出一个独特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首句“东郊怅望惜春归”,诗人站在东郊远望,感叹春天即将过去,岁月易逝。这种怅然若失的心情体现在“怅望”一词上,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次句“颇觉年来万事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认识。这里的“非”字,既是否定的意思,也是诗人对生活经历的总结和反思。

第三句“不奈离愁须觅酒,得闻歌响却沾衣”,是诗人对离别之苦的一种描述。他无法忍受这种痛苦,只好借酒消愁;而听到歌声却反而让心情更加沉重,连衣服都被弄湿了。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助。

末句“物态风光能几许,老无忧患世人稀”,则是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感慨。他认为大自然的景观和生物的活动是有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无限的。因此,他并不担忧生活中的困扰和烦恼,因为这样的人在世间是很少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