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溪不是留君地,雪窦天台更一游。
玉浪溅云泉尾活,金盘擎海月华秋。
将心与客无痕迹,问疾何人敢对酬。
我把钓竿相忆处,蓼花红影上丝头。

【赏析】

此诗写友人离别后再次游历浙东,并寄予了对友人的深情。首联“姑溪不是留君地,雪窦天台更一游”两句,点明送别之地不是姑溪,而是雪窦山和天台山。这两处在宋代是有名的游览胜地,也是诗人经常吟咏的地方。诗人在此处送别友人,自然要为友人此行多留一些美好回忆,而“雪窦天台”正是这样的去处。次联以“玉浪溅云泉”“金盘擎海月华秋”二句,描绘雪窦寺的景色与环境,表现了诗人对雪窦山的赞美之情。颔联中的“玉浪溅云泉”一句中“玉浪”指雪窦山上的瀑布,“溅”是水花四溅的意思;“云泉”则是指雪窦山中流泉飞瀑的景致。这两句诗将雪窦山水光山色写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尾联“问疾何人敢对酬”意思是说:你病了,有谁能够回答你的疑问?“敢对酬”即敢于回答的意思,“何人”就是谁,这里是指诗人或其朋友。诗人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虽不能亲自照顾到友人,但心系友人、关心友人,愿意为友人分担忧虑的心情。最后两句,“我把钓竿相忆处,蓼花红影上丝头”,以拟人的手法写诗人送别友人之后,在湖边的蓼花丛中独自垂钓的情景。这两句诗意脉流畅,意境优美。蓼花丛中,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仿佛是思念之人的倩影;而诗人手持鱼竿,却无心钓鱼,只是静静欣赏着蓼花的美丽。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使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切。全诗通过对雪窦山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自己愿意为友人分担忧愁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