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佛子素多闻,颖秀从来更出群。
无量宝台师化坐,一盂香饭我求分。

【注释】

南漳:地名,汉水南面的一个县。佛子:和尚。颖秀:才智出众。更出群:更加突出。无量宝台:指佛教中的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为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在西方,故称净土宗为“阿弥陀法”。化坐:即说法座,佛教中僧人说法时所坐之座位。一盂香饭:形容食物少而珍贵。我求分:我请求分配一些食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友人的书信中的第三首。前两首诗都是写病中对佛法的领悟和向往,而此诗则进一步描写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以及对于饮食的珍重。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句尾各有一个平仄相对的韵脚字。第一、二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第四句也押韵。这种押韵方式使得诗句更加和谐悦耳,易于吟诵。

首句“南漳佛子素多闻”,诗人用“南漳”这个地名开头,既表明了与友人的地域之近,又暗示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接着,诗人赞美友人佛子的身份,称赞其才智出众,与众不同。

颔联“颖秀从来更出群”则是进一步强调了佛子的才华。在这里,“颖秀”指的是佛子的聪明才智,“出群”则是指他的才智超过了一般的人。整句话的意思是:你一直以来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超越了众人。

颈联“无量宝台师化坐,一盂香饭我求分”,是全诗的重点部分。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他们坐在一个叫做“无量宝台”的地方,周围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对于美食的渴望,希望能够分享一点美味的食物。这里的“无量宝台”可以理解为一个充满智慧和悟性的修行场所,而“一盂香饭我求分”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美食的渴望,以及他对于与友人共享美食的期待。

尾句“一盂香饭我求分”再次强调了诗人对美食的珍视。这里的“一盂香饭”指的是诗人所希望分享的一部分食物,而“我求分”则表达了他对这份美食的渴望之情。同时,这也是对前两首诗中描述的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的延续,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