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帐萧萧画不真,空祠犹与狄公邻。
凭君妙手重图貌,不是寻常行路人。

【注释】《靖节真像》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点:绘画应该力求逼真传神。

【赏析】靖节真像乃庸画思得伯时貌之遂以一绝寄简

古帐萧萧画不真,空祠犹与狄公邻。凭君妙手重图貌,不是寻常行路人。《靖节真像》,即《靖节先生像》。“乃庸”为北宋名画家李公麟的字。“狄公”指唐代名臣狄青,字汉英,封西平郡王,人称“狄梁公”。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点:绘画应该力求逼真传神。

首句“古帐萧萧画不真”,说古代的帐幕萧萧,但画得并不真实。这两句看似对画的否定,实则是对画的肯定,因为如果画得太逼真了,就失去了“萧萧”的意境了,所以说“画不真”才显得“萧萧”。“古帐萧萧画不真”,是全篇的总纲。第二句“空祠犹与狄公邻”,说这座空无一人的祠堂还和狄青一样地存在。这里用了比喻,说这幅画像虽然很逼真,但缺少了“萧萧”的风韵,所以不如空祠那样耐人寻味,使人久久难忘。第三句“凭君妙手重图貌”,希望画工重新画出一幅逼真传神的画像。“妙手”一词用得极妙,说明画工技艺高超,能够画出逼真之像。最后一句“不是寻常行路人”,说这样的画像不是普通人能画出的,只有非凡的画工才能画出如此逼真的作品。

此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诗中的“空祠”、“狄公”等词语,富有象征性,使整首诗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