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轩谁与写清辉,地近城闉却少知。
只待中秋深夜看,玉蟾低蘸碧琉璃。
【注释】
承天院:即承天门,古代皇宫前的主要大门。清辉阁:指在承天门前的楼阁上观赏月亮。地近城阙:指位置靠近皇城。城阙,古称宫阙。却少知:很少有人知道。玉蟾:月亮的美称。碧琉璃:指天空中明亮的银河。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承天门前清辉阁观赏月色后有感而作。
首句“一轩谁与写清辉”,点明自己独自登高赏月的心境。“一轩”指承天院清辉阁。“谁与”即“谁能”。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出无人能与自己一同欣赏这一美景的孤独之感。“地近城闉(yīn 音阴)却少知”,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议论,说由于地处京城内而很少被人们知晓。“却”字表明了这种少有人知的原因。这句中的“城闉(yīn 音阴)”指皇城,也暗喻朝廷、官场。
第二句“只待中秋深夜看”,“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只待”是说等到这个时刻就要观赏。“深夜”,指明月当空的晚上。“玉蟾低蘸碧琉璃”,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月亮的形态和光彩。“玉蟾”指月亮,“紫”是形容月光的颜色。“低”是形容月亮的运行状态。“蘸”是动词,指月亮映在水面上,这里指月亮倒映在水中。“碧琉璃”,指深蓝色的天幕,这里指清澈透明的夜空。
全诗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