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大地藏山腹,瑞气蒙笼紫金屋。香炉万丈擎碧霄,二涧斜飞落寒玉。
晋朝遗事唐人辞,皴斫龟螭尚堪读。楼烦真人应梦来,夜斧丁丁神伐木。
安帝亲留步辇迎,灵运开池素华馥。会随流转不成尘,灯焰明明自相续。
游人未达此理元,安得清凉灭贪欲。我今弃官脱尘网,僧宝瞻依无不足。
跨黄牛,骑白鹿,时时自唱无生曲。无生曲,君试听,五音六律和不得,为君写作东林行。
【诗句注释】
东林行:指唐代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作《酬张少府》),诗中以“东林”二字概括了辋川别墅周围的山水景色。
龙蟠:盘绕,盘旋。
藏山腹:藏在深山之中。
紫金屋:紫色的房屋。
香炉:寺庙中的供器。
擎:举起。
二涧:两条小溪或瀑布。
晋朝遗事:指晋代的遗迹。
唐人辞:指唐代文人的诗词。
皴斫(cūn zhuó)龟螭(chī):雕刻着龟形和螭(chi,一种龙形)纹的石碑。
楼烦真人:传说中的神仙。
夜斧丁丁:夜里砍伐的声音。
灵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字季重,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
会随流转:佛教语,指万物皆因缘和合而生,有生必有灭。
灯焰:佛寺中灯火通明的景象。
元:同“原”,本源、根本。
清凉:佛教语,指清净无染的境界。
我今弃官脱尘网:我如今辞去官职,脱离尘世的纷扰。
僧宝:僧徒的法物,这里指僧人。
瞻依:瞻仰、依附。
无不足:无不满足。
无生曲:《维摩诘经》中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名无生”等五科教义,这里用它来概括佛教的基本教义。
五音六律:中国古代乐学中的五个音调,六个节拍。
【译文】
龙盘踞大地深处,隐藏在幽深的山谷之中。祥云缭绕,紫金屋沐浴着霞光。香炉高耸入云端,仿佛直插青霄。两条小溪从山间斜飞而下,落在晶莹如玉的石头上。晋代的遗迹,唐代文人的诗词,刻画着龟形和螭纹的石碑,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楼烦真人似乎从梦中走来,夜晚砍伐树木的声音清晰可闻。安帝亲自乘坐步辇迎接他的到来,灵运在池边修建了一座素华馥郁的寺院。佛教教义认为万物都有生灭,因此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的变化,不应执着于世俗的欲望。我如今辞去官职,脱离尘世的纷扰,依靠僧人和僧侣生活。他们可以时时吟唱无生曲,这首曲子就是《维摩诘经》中的五科教义。无生曲,你试着听听,五音六律虽然和谐,但它们并不真正能够表达出佛陀所宣说的“不生不灭”的道理,这只能算是为君而作的一首《东林行》。
【赏析】
此诗描绘了辋川别墅周边的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恬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同时,诗人也借助这首诗向世人传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