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富山水,忽忆五松山。梁僧种松夺造物,至今千丈凌云间。
上有寒蟾吐魄凝冰雪,下有铜陵碧涧倾潺潺。
雷公睥睨不可以挥斧,老鹤飞来势欲止而复还,猿猱侧望何由攀。
琉璃殿阁若化出,四天之众说法鸣金镮。我尝脱屣往栖息,六月清风无汗颜。
浓阴可爱坐盘石,绿酒酌尽横琴弹。命宫叩徵天地变,听之以气往往生羽翰。
纷埃不到佛净国,岂识人间行路难。尘劳忽起旧缘想,倒骑匹马来长安。
修鳞掉尾业已困,涸辙孰与西江澜。发疏齿缺形将残,畏涂足蹑心胆寒。
屈原怀沙贾谊贬,身后忠名何足观。不如宴坐碧山里,笑傲每携云月欢。
明朝却欲渡江去,五松岩户无人关。方壶员峤太殊绝,幸有此山容我闲。
【注释】
江南富山:指五松山。
忽忆五松山:忽然间想起五松山。
梁僧种松: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位僧人名慧理,他来到五松山种下一株松树,这株松树后来长得非常高大,凌云霄。
寒蟾:指月。凝冰雪:月色皎洁如冰似雪。
铜陵:在今安徽铜陵县。碧涧:指山中清澈的溪水。潺潺:形容水流声。
雷公:神话中掌管雷电的神。睥睨:斜着眼睛看。不可以挥斧:雷公的眼睛盯着松树,不能随便砍伐。
老鹤:指松树上栖息的老鹤。飞来势欲止而复还:老鹤看到松树高大,想停在上面,但又怕被砍伐。侧望何由攀:侧着头看着,不知道怎样才能爬到松树上。
琉璃殿阁:指松树上的庙宇建筑。若化出:好像从天而降。四天之众:四天门中的神祇。说法鸣金镮:用金环敲鼓诵经。我尝脱屣往栖息:我常穿着鞋去山上居住。
浓阴:茂密的树林。盘石:石头堆成的台子。
绿酒:绿色美酒。
命宫叩徵天地变:向天地神灵祈求,希望世界发生变化。
听之以气往往生羽翰:听风声可以听到风的变化,从而产生飞翔的羽毛。
纷埃:纷纷扬扬的灰尘。佛净国:佛教所说的净土,即极乐世界。尘劳:世俗的烦恼和劳累。旧缘:前世的因缘。
修鳞掉尾业已困:已经困顿了修长的鱼鳍尾巴。涸辙:干涸的车辙。孰与:哪里比得上。西江澜:指西江的水深广无边。
发疏齿缺形将残:头发稀疏牙齿残缺身体将要衰败。畏涂足蹑心胆寒:害怕行走,脚底心都要发抖了。
屈原怀沙贾谊贬:屈原投江自尽,贾谊被贬谪长沙。
宴坐:闲适地坐着。碧山里:指五松山上的碧云寺。
明朝却欲渡江去:明天打算过江回去。五松岩户无人关:五松山上没有一个人看守的门户。
方壶员峤太殊绝:方壶、员峤都是仙山名。太殊绝:非常遥远。幸有此山容我闲:幸好有这样一座山,让我在这里休息。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五松山后,感慨人间世事,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联“江南富山水,忽忆五松山”,诗人先点明游踪,然后才说“五松山”。这里用“忽”字,表明自己游览五松山并非有意,而是一时兴至。接着便写自己登上五松山的情景。作者登山之后,立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他不禁想起了五松山。
颔联写诗人登五松山后所见的自然景物。梁朝时,一位名叫慧理的僧人来到五松山种下了一株松树。这株松树长势非常旺盛,后来竟长到了凌云的程度。诗人登高远望,只见那高耸入云的松树,不禁赞叹不已。这时诗人忽然又见到了一轮皎洁的月亮,它倒映在松上,晶莹剔透,宛如冰玉。于是诗人才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五松山。
颈联描写五松山上的景致。五松山下是一条清澄的水溪,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流泉之声。抬头望去,只见一尊座落在山顶上的琉璃殿阁,它就像从高空中飘然而下,显得庄严而又神秘。诗人站在山巅上,放眼远眺,只见四门之上,诸神列队,正在诵经礼拜,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响彻山谷。诗人感到十分惊奇,他不禁发出了惊叹:“我曾摆脱俗世的羁绊,来这里安家立业,现在却已是六月时节,身上竟然一点儿汗水也没有。”
接下来两句紧承前句,诗人又继续描写他在五松山中的所见所感。他坐在一块岩石上,喝着绿酒,弹起琴弦,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此时他的心情无比舒畅,他仿佛听到了天上的神仙对他的召唤:“你何不赶快下山?天下正有一件要事等待着你去完成!”
“命宫叩徵天地变”,诗人听到神仙的呼唤,不禁感到十分惊讶。于是他便顺着神仙的话往下想,他想到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和烦恼,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他想到自己一生中曾经做过许多好事,也做过一些坏事,但都无济于事。因此他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听风声可以知道风的变幻,由此就可以产生飞翔的羽毛;但是世间的尘埃却永远无法吹散。”
“纷埃不到佛净国”,诗人又转回到现实中来,他想到了佛国净土——极乐世界。他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无忧无虑。但他又想到,这个世界毕竟是一个遥远的境界,凡人是无法到达那里的。想到这里,他便不禁叹息道:“怎么能够了解人间的艰难困苦呢?”
尾联诗人又把笔锋收回,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来。他回想起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遭遇,不由得感慨万千:“屈原怀沙,贾谊被贬,这些都是由于前世的因果报应造成的。如今我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纷扰,不再为名利所累,我应该到哪里去呢?”
诗人在五松山中所见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使他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飞的感觉。他不禁想道:“不如就在五松山上好好地逍遥一番吧!我可以天天在这里喝酒作诗,也可以在这里弹琴唱曲,还可以在这里欣赏美丽的月色。”于是诗人便决定留在五松山中隐居起来,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幽远,表现了一种超逸洒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