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自喜如霜白,输入官家吏嫌黑。
手持退印竞传呼,倏见长条染深墨。
墨丝归织家人衣,别买输官吏嗔迟。
寄言夷狄与三军,汝得丰衣民苦辛。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墨染丝:这里的“墨”指的是墨水,而“染”则意味着被染上颜色。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黑色的丝线被墨水染色了。
- 缫丝自喜如霜白:这句话描述的是缫丝的过程,缫丝是指将蚕茧中的丝线抽出来形成丝线。这里用“自喜”表示缫丝的人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霜白”则形容丝线的白色如同霜一样纯净。
- 输入官家吏嫌黑:这句描述的是官员对黑色丝线的态度,他们可能觉得黑色的丝线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或需求。
- 手持退印竞传呼,倏见长条染深墨:这里的“退印”可能是指退还的印章。这句话描述了官员们拿着退回的印章争先恐后地要求重新处理,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黑色丝线有问题。然后他们看到了被染成深色的丝线,这让他们更加生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不尊重。
- 墨丝归织家人衣,别买输官吏嗔迟:这句话表达了黑色丝线被用来制作家人的衣服,而不是用于官员或其他人的礼物。官员们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 寄言夷狄与三军,汝得丰衣民苦辛:这是整首诗的最后两句,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们只追求自己利益,不关心百姓生活的批评。他认为官员们应该像对待夷狄和三军那样对待百姓,让他们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不是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来进行具体的翻译:
译文:
黑色的丝线被染上了墨水,缫丝的人很高兴。但官员们却因为丝线的颜色而嫌弃它。他们手持退回的印章,争相要求重新处理,看到深色的丝线后更加生气。黑色的丝线被用来制作家人的衣服,但官员们对此非常愤怒。诗人寄言那些官员和士兵,你们得到了丰衣,但百姓却生活在痛苦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示了官员和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黑色的丝线在官员眼中是无用且有害之物,因为它与他们的品味不符。然而,当这个黑色丝线最终变成了人们的衣服时,官员们却对此表现出极大的不满,甚至愤怒。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